地質科學研究所主辦桃芝颱風土石流問題探討研討會呼籲政府重視地質及生態環境因素防治山林不當開發

地質科學研究所主辦,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學會共同協辦「桃芝土石流問題探討」研討會,本月十日在地質科學系中庭大講堂舉行。議程包含桃芝土石流勘查、桃芝土石流原因、治理、土地利用與規劃等相關主題。出席人員為劉聰桂教授、陳式謙副所長、林朝宗代所長、俞樹楨理事長、陳宏宇教授、李錫堤副教授(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陳文山副教授(台大地質科學系)、黃健政組長(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以及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等專家學者。

農學院長楊平世教授等多位學者專家表示,針對這次桃芝颱風帶來的土石流災害問題,政府、民間、學界都應坐下來深入檢討,對於土石流災區所有建築開發都應尊重地質專業。另外,溪頭森林遊樂區今後將不再增添休憩設施,將朝增加生態教育設施發展。

李錫堤副教授專題報告致出,從衛星影像發現災害最嚴重的東埔蚋溪及陳有蘭溪從賀伯颱風到桃芝颱風期間,河床堆積及受沖蝕的程度相似,桃芝與賀伯不同的是在各大小溪流中留下大量巨石,也是這次風災特別嚴重的一項原因。衛星影像上看到桃芝颱風後山坡上多出許多新的沖蝕溝及坡腳堆積,而沖蝕溝上方就是九二一地震時新生的崩塌地,可見九二一震災留下的山坡裸露面、山崩堆積物及尚未穩定的崩崖可能是這些巨石的主要來源。建議有關單位宜儘速將每一條溪流的崩塌地調查清楚,並計算可能的輸送量及範圍,劃設危險區,在颱風來襲前勸導及協助民眾避難。

陳宏宇教授呼籲政府要重視目前許多溪流中、上游河床堆積的大量崩塌土石的清理;因為這些堆積在集水區內的大量土石,可能是下一次土石流災害的源頭。從東埔蚋溪與陳有蘭溪流域兩側地區和花蓮大興聚落等區域可以發現山林不當開發、土地不當利用、河床不當佔有等等,似乎是被大家歸為這次災害的最大原因。同時,這些區域的災害與國土規劃及土地利用相關,其中,土地利用必須仰賴周全的地質與生態環境調查資料來輔助進行,包括公共工程地點設置,若與地質及生態環境狀況相違背,就是與大自然抗衡。政府應該教育與誘導民眾認識大自然,與大自然為伍,如果處處姑息遷就,反而陷害所有島民。

地質系副教授陳文山從災害地區的野外調查結果分析認為,台灣的河流短而急促,在山麓與平原交會處的沖積扇上的河道經常會因水流量較大而改道,位在沖積扇上的村落容易受到洪水或土石流的侵襲。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組長黃健政認為,加速坡地防災資料庫的建立、公告地質災害敏感區、加速進行山崩及土石流災害的調查,是目前應該儘早進行的工作。工研院能源資源研究所副所長陳式千從衛星影像及現場調查印證了新發生的土石流與周遭地質環境有密切的關連性,而對策應以避開為主,整治、監測、預警及避難則為次。

會中亦針對南投縣內湖國小遷校重建預定地一事,地質科學系教授陳宏宇指出,民國83年民間想要台大實驗林區的國有林地,台大曾提出專業報告拒絕,後來那塊地在民國85年賀伯颱風侵襲時沖蝕掉。農學院長楊平世也表示,桃芝颱風帶來的瞬間雨量相當高,加上九二一地震後土質鬆動,大量雨水刷下就造成嚴重災害,其實,溪頭森林區種很多樹,保護了水土,否則底下災情更慘,台大並不想與教育部對立,但認為應尊重地質專業、中央地質調查所的意見,楊院長強調,南投縣內湖國小只有一百二十幾個學生,如果要建森林小學,也可在台大實驗林區其他土地,甚至可以是台大附屬小學,希望政府能尊重專業,否則,開放土石流區開墾將造成惡性循環。本次會議結論將提報政府各相關部門參考改善。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