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航-杜鵑颱風 飛機偵察飛越"杜鵑渦"大氣科學系觀測侵台颱風及投落實驗深受國際矚目

列為國科會重點研究項目,由本校大氣科學系吳俊傑教授所主持的「侵台颱風之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實驗」(又名「追風計劃」) 在2003年9月1日台北時間中午12:30於台中清泉崗機場起飛,16:05分落地,針對西太平洋上的中度颱風杜鵑(Dujuan)進行首次的飛航觀測,帶領國內颱風觀測及研究領域跨越新的里程碑。杜鵑颱風以每小時26公里的速度向西北西前進,七級風暴風半徑兩百五十公里,中心風速每秒三十八公尺,相當於十三級風,並於9月2日清晨通過台灣南端。

「追風計畫」為跨部會、跨國合作、完全由國內研究人員主導、具前瞻性的國際研究計畫,使用「全球衛星定位式投落送」(GPS Dropsonde, 圖1)對侵台颱風進行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實驗。此計畫由本校大氣科學系吳俊傑教授主持、林博雄教授與中央氣象局葉天降主任為共同主持人,國內有國科會、台灣大學、中央氣象局、漢翔航空公司、民用航空局、中央大學、文化大學等單位合作,國外與美國海洋大氣總署所屬颶風研究中心(NOAA/HRD)、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實驗室(GFDL)、美國國家大氣科學研究中心(NCAR)、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等校、美日共設的國際太平洋研究中心(IPRC)、美國海軍等單位合作交流。

「追風計劃」乃是西北太平洋地區近十六年來,首次以飛機及投落送偵察颱風環境結構的觀測實驗,汲取美國HRD的先驅經驗,將能有效改進颱風的路徑預報,提供突破性的颱風研究資料。計畫成果乃是我國及各國未來擬定飛機觀測策略的重大指標,有助於推動策略性颱風觀測、提昇資料同化研究能力,因此可謂颱風基礎及預報研究的火車頭先驅實驗。

「追風計劃」杜鵑颱風飛航計劃早在8月29日提出申請,8月31日再根據颱風預報位置進行修正,順利獲得台灣、日本和菲律賓等國民航單位核定許可,以漢翔公司ASTRA噴射機(Gulfstream-100改良型, 圖2)在四萬一千英呎的高空,按照既定航路徑(圖3)於颱風周圍投下十一份投落送探空儀,蒐集由高空到海面的氣溫、溼度、氣壓和風速等數據資料,機組人員再利用衛星電話將所得資料即時傳輸至中央氣象局。這些颱風環境偵察資料立即植入中央氣象局的電腦預報與分析系統,成為分析及預報颱風暴風半徑與結構的重要參考依據,並可望提昇2至3天颱風路徑預報的準確度多達百分之二十。

為期三年的「追風計劃」每年獲國科會約新台幣貳仟貳佰萬元的研究經費支助,現已進入第二年度,漢翔航空工業公司的ASTRA噴射機在今、明兩年將各執行七至八架次的颱風偵察任務,所得成果將為西太洋的颱風研究和預報工作帶來莫大助益。

「追風計劃」深受國際矚目,研究團隊已做好充份準備,對於相關的科學、預報與觀測技術等關鍵議題皆掌握良好。大氣科學系吳俊傑、林博雄表示,在團隊完整規劃及鍥而不捨的努力之下,追風計劃定會十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