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尋岸:移民社會的人口素質?資源分配?

台大社會工作學系、台大婦女研究室5月6日14:00~~16:00於社會系館R401,合辦「流離尋岸:移民社會的人口素質?資源分配?」社會工作週四論壇,歡迎報名參加,電子郵件r92330003@ntu.edu.tw報名請註明參加人數與單位。電話:2367-2476、傳真:2368-0532。~)

主辦單位指出,台灣人口由原住民族和眾多移民組成。流著漢人血統的台灣人對於胼手胝足的「羅漢腳」先民,常以「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稱頌祖先,為現今台灣的富裕奠下基礎。遺憾的是,擁有豐厚移民歷史的台灣,如今卻百般睥睨來自較貧困地區的新移民。~)

以最常被提及發展遲緩的問題而言,根據南洋台灣姐妹會進行多年的新移民親子工作坊觀察,部份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其母語不受台灣社會接納與重視,而其中文程度又無法完全表達,使得她們與子女的互動受到限制,而造成幼兒初期語言(中文)發展較為遲緩的問題;然而這並不能推論為外籍配偶素質低落,反應以此反省台灣未能接受多元文化和語言的事實。~)

台灣家庭照顧工作約有七至八成由女性負擔,這種將家庭再生產的責任女性化的傾向,正是造成越來越多台灣女性選擇不婚或不育的主要結構性因素。家庭再生產確保了人的生育、養育與照顧等勞動力的再生產。然而,台灣長期以來忽視社會福利的結果,將上述再生產的責任交由婦女無償的家務勞動來負擔。今日,台灣女性以不婚和不育來抗拒再生產的負擔,其實是反映了社會福利的不足。換言之,外籍配偶來台,恰恰殘補了因社會福利太差所導致的再生產不足問題。總之,通過外籍配偶所提供的無償家務勞動及生育,婚姻移民穩定了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再生產機制,並新增了廉價勞動力的來源。由此觀點來看,以『佔用社會資源』為由來支撐配額管制婚姻移民的理由,並不能成立。倘若真要降低婚姻移民來台的數量,正本清源之道應將再生產的責任由個別家庭和婦女身上解放出來,由國家及社會來承擔。歡迎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