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經管日式宿舍面臨被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嚴重影響本校發展

台北市文化局日前對青田街日式宿舍進行評估,專案小組所提出建議指定為古蹟與歷史建築者,絕大多數均屬本校管有宿舍,本校成立於一九二八年,是全國最老且擁有最多日式宿舍大學,長久以來因提供教授住宿且善盡維護管理未開發轉售,至今仍留存許多日式宿舍,為全國、大台北地區社區發展提供綠意老樹與密度宿舍在文化與環境保育上已盡一份心力。

就現實面觀之,古蹟與歷史建築之維修是昂貴的,責任也是無限的,本校經管之日式建築均係木造,以臺灣高溫、潮濕及蟲害等自然因素,當比位處日本之木造房屋更速損壞,更難保存,木造古蹟須更費心維管。另加以地震、颱風等天災頻繁,是否能如磚、石材等建物長久維持,921大地震即造成中部地區古蹟之大量崩損,政府及文化局亦應專案研究探討,並從能實際達成目的方向執行,否則指定僅是一個行政程序,並無實質意義。

本校現已有十三棟古蹟及一處保存區,經估計整體整修經費約需十七億元,每年養護費概估約四千四百餘萬元,且古蹟日漸老化,維修經費勢將與日劇增,在政府法令與配套措施不周延情形下,盲目將此等日式宿舍大量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必定造成嚴重問題,恐難維持古蹟安全與完整,這也是國內各指定古蹟所存在之共同現象;且古蹟由文化局指定,維養卻由本校獨力承擔,權責顯不相符。以私有義芳居為例,雖經指定為古蹟,但在維護費用不足情形下,也是逐年破舊損壞,磚造屋都如此難以維護,指定大量日式木造房屋後,如無經費,已可預見青田街區未來情況。

本校係採校務基金制度,每年預算百分之六十尚需自籌,在知識經濟時代與國際競爭壓力下,如何妥善運用有限之經費發展校務,已是當前各國立大學頭痛之事,加以本校近年預算均有短絀,難道要將學生所繳之學費與校方辛苦籌措之教學研究、圖書經費等用於龐大古蹟之修繕與維持。一再投入可觀經費維護古蹟或歷史建築將拖垮本校,更愧對國家社會與眾多校友對本校培育英才之支持與期待。

目前土地容積率移轉辦法規定僅適用私有古蹟,百分之六十經費自籌之本校仍被視為公家單位並不適用,且本校校總區容積率尚足敷使用,不需容積率移轉,若移轉至其他宿舍基地,又將影響其空間量體及高度開發,未必適宜,縱移轉之古蹟容積率可供出售,因本校經管土地為國有,所得價款需繳交國庫,對本校亦無實質幫助。

本校是綜合型大學,師生共同重視文化、社會議題,對古蹟保存自是相當重視與支持,然而在政府投入經費有限暨法令規範與配套措施未成熟下,倉促強行將此等日式宿舍大量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必將造成嚴重問題;況且本校位於青田街一帶之日式宿舍目前均有同仁居住使用,無拆除之急迫性,應請文化局俟有更完整合理配套機制再進行認定較妥。

本校現有校內、校外土地均為校務發展不可或缺之重要資源,並經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全盤整體規劃,去年提送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審議時,在校內教職員工生及校友等努力下,亦獲尊重本校自主發展准予全數留用。為因應現今強大國際學術競爭,文化局於指定古蹟之際,應與本校審慎研議並請文化局及專家學者委員尊重本校學生受教權益及高等教育之發展,另對於本校已被指定之古蹟維護,政府亦應扛起責任給予本校專案充裕預算,妥善維護珍貴文化資產,才是正面有意義的作法。

本校經管日式宿舍一旦經文化局指定保存,將嚴重影響校務發展及校地規劃使用,總務處將於近期邀集校內教師、職員及學生代表凝聚共識並共同研商因應解決之策,在此亦呼籲全校教職員工生持續關心並協助本事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