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頂尖大學不進則退

追求學術卓越 2005年全球大學學術排名 臺大位居兩岸三地龍頭地位

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基旺教授近日指出,亞太鄰近地區大學進步快速,臺大在兩岸三地的龍頭地位還能保持多久?令人憂心。同時,針對上海交通大學於8月15五日公布的2005年全球大學學術排名,臺大雖然在排名上仍位居兩岸三地之首與去年相同,然而大陸與香港的大學排名今年幾乎已追上臺大,因此特撰文呼籲各界,應重視問題的嚴重性。全文轉載如下:

最近報章雜誌為了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劃五年五百億應該支持一所大學或多所大學吵得沸沸揚揚,爭論不休之際,上海交通大學於8月15日公布2005年全球大學學術排名。在這項報告中,我國有國立臺灣大學等五所大學擠入前五百大。臺大全球排名仍然位居兩岸三地之首,與去年相同。但是報告中去年排名167名的韓國首爾大學(漢城大學),今年跳升至115名;同時去年落後於臺大,排名235名的北京清華大學今年也提升排名,緊追臺大。這項報導似乎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出警訊,這不僅讓人擔憂,在大陸與香港的大學進步極快,北京清大幾乎已追上臺大,臺大在兩岸三地的龍頭地位還能保持多久?這不得不回頭看看兩岸在這場競賽中,我們為何後繼無力?

環顧亞洲鄰國如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等都集中資源全力建設他們的國際一大流學。中國大陸即對少數重點大學如北大,提供每年6億人民幣(相當於每年24億新台幣)的特別補助。韓國推動七年期智慧韓國頭腦21工程,以每年2000億元(相當58億新台幣),以漢城大學能達世界100名內為目標。早在1999年12月,行政院第20次科技顧問會議即有明確決議:「目前臺灣沒有一所大學已達世界級的水準,應選擇一所大學,給予足夠的經費,以便在二十年內能達到世界級的水準」。

2001年11月行政院第22次科技顧問會議再度強力主張:「儘速執行行政院第二十次科技顧問會議所提之建議遴選至少一所大學,給予足夠資源,使其達到世界級水準」。但政府受限於種種因素未能具體落實,且由原先一所變為至少一所,乃至於明文規定二所,最近又有三所乃致於四所之主張出現。轉眼6年已過去,別的國家早已採取行動,大學快速進步,我國的大學則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最近統計資料顯示,國立臺灣大學在評比當中,各項資料均為第一,而遙遙領先,但是近年來出現了警訊,以2004年發表SCI論文總數而言,臺大2749篇,而北大2387篇。以目前北大獲得大陸當局大力支持的企圖心,臺大在兩岸三地之領先地位可以說岌岌可危。

反觀我國過去數年來,亦大量進行高等教育投資,但普及為原則,廣設學校,由五十餘所大學擴充至今的一百六十餘所。今基於公平原則之下,對教育資源進行齊頭式的分配,缺乏競爭與評鑑機制之建立,導致資源過度分散,對國立大學資源相對地造成排擠效應,資源不足,師生比逐年遞增,加上現今國立大學受諸多法令規章約束,各種行政運作體系及制度等均高度僵化,不能提供一個當今追求學術卓越所必須的彈性,導致大學的教學與研究水準難大幅提升。就筆者服務的國立臺灣大學而言,於2004年每位學生接受政府教育之經費為14.6萬元,加上自籌經費也不過35萬元,日本東京大學新台幣208萬元,香港中文大學新台幣147萬元,韓國首爾大學57萬元。臺大目前顯然在兩岸三地之中最具競爭力,但追兵已近,卻無糧草。

國際一流大學多寡象徵著一個國家文化與科技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標,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近年來,世界各國無不鼓勵學校走出象牙塔,進行產學合作,說明了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因此各國提撥專款協助重點大學之教育研究創新,藉此以取得各項知識與技術之領先地位。原先政府洞察世界潮流,提出集中資源協助發展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美意,有其正當性、迫切性與重要性。惟此一計劃要達預期成果請堅持集中資源於大學之主張,應鄙棄過去齊頭式資源分配之原則,並嚴格追蹤考核,未達預期效果應立即終止,請不要重蹈過去廣設大學之覆轍,臺灣有一所大學能繼續維持兩岸三地大學的龍頭且成功邁向頂尖將成為全臺灣同胞共同的期待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