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台大學生寫電子信

謝豐舟

引 言一年來陸續給醫學生寫了近三十封電子信。我想這是與學生溝通交流很有效的方法。目前的大環境中,"在老師的雪茄煙霧中,學生與老師熱烈地討論",這種古老的情境似乎己不可能。

從去年開始,我拒絕擔任醫學系的導師。過去,每年我會有6~7個醫學系導生;從3年級到7年級都有。每學期唯一的互動就是我請他們吃一次飯。然而,往往到學期快結束,我還聯絡不上這些導生,後來勉強聯絡上了,通知他們聚餐,來的也是零零落落。現在的學生即使是「龍鮑翅」,他們也不一定有興趣。我曾建議學務分處,學期開始一定要讓導生向導師報到,留下聯絡方式。然而,講了好幾次,也沒見什麼動靜。在這種無趣的狀況下,我只好停止擔任醫學系的導師,只擔任臨床研究所碩博士班的導師。這些研究生在學時間長,又可以幫助他們的研究,導師比較可以發揮功能。

在Internet的時代,電子信實在是太有力的溝通工具,不用可惜,也因此有了寫電子信給醫學生的想法。大致來看,效果還不錯。不只醫學生看到的人不少,其他學院、學校的老師與學生也會看到。

新任的李嗣涔校長也看到了這些電子信,他希望我能寫電子信給醫學系以外的台大學生。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因為台大學生那麼多,學的東西五花八門。要對他們講什麼才有意義,才有吸引力,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由於我也在生命科學院、社會科學院開課,要找些比較一級性的題目也非不能。因此在新學期開始之際,做了第一次的嚐試,以黑猩猩基因體序列揭曉為題目,給台大學生寫電子信。

也許你會說"我又不是學生物或醫學,跟黑猩猩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管你學的是什麼科系,大概絕對脫離不了與"人"的關係。愈瞭解"人",你的學習會越有效,成就會越高。黑猩猩就是我們瞭解"人之所以為人"(humanness)最好的一面鏡子。因為黑猩猩是我們演化上最近的親戚,在600萬年前,人類才與黑猩猩分歧。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體序列只有1.23%的差異,也就是有3,500萬個鹼基不同。"humanness"一定是源自這些差異,只是其中的機轉不是輕易可以看出來的。往後的三十、五十年就是揭開謎底的時機,當然也提供我們很好的挑戰與機會。

與國外好的大學相較,他們大部份的研究題目,台大也都有人做。只是我們的深度、廣度不夠,當然所能達到的境界也相去甚遠。我們許多研究生做完實驗之後,開始撰寫論文。寫完material & methods,寫完results,要寫discussion時就捉襟見肘了。因為他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當然寫不出好的"story"來彰顯自己實驗結果的意義和重要性。從前因為環境及設備不佳,實驗的quality往往不好。現在藥品儀器大有進步,實驗可以有quality了。問題是有quality,卻寫不出story,原因就在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不足。

走筆至此,我要說的是:"humanness"這種看起來虛無飄渺的思考,不是學生物醫學的同學,也許連看都不想看。然而,這些就是培育「廣度」與「深度」的最佳途徑。有一天,這些知識可以讓你寫出動人的story,在你的career上助你一臂之力。

有人說「創意往往來自看似不相關的事物」。有人說「真正的創意,往往接近非理性」。有人說「在每一隻黑猩猩的眼睛裡,你會看到另外一個人類」。這句話也許能讓你體會,我為什麼會給學生寫黑猩猩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