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系捐贈蒙古大學實驗設備記要

93年夏天,經由歷史系張秀蓉教授積極的穿針引線,台灣和外蒙古第一次正式校際學術交流,終於在陳維昭前校長的帶領下展開並率領台灣大學一行十餘人,其中包括台大醫院李源德院長與物理學系主任張慶瑞教授兩人,前往外蒙古參訪及作學術交流。國立台灣大學和國立蒙古大學與蒙古醫科大學彼此承諾作更積極學術往來,以相互合作來促進大學教學與研究的國際化。當時除簽定合作備忘錄外,並具體談及未來將優先推動: 1.醫療團隊互訪之安排,2.協助蒙古醫術人員至台進修之管道,3.台灣二手醫療設施對蒙古之捐贈,4.蒙古-台灣醫療中心建立之可行性,5.派專家前往蒙古協助成立雷射全像術之教學實驗室,6.蒙古學生前來台灣深造之獎學金補助,7.台灣大學閒置與報廢之相關教學與簡易研究設施之捐贈,8.兩國間特定領域之研討會與觀摩的互動。同時有鑑於蒙古大學的嚴重資源不足,尤其在科技相關教學資源方式面。為使友校能夠快速的在教學及研究上有所進展,及促進國民外交,台灣大學方面亦答應,除將派遣物理系師資至蒙古大學教授高級進階課程外,並將本校物理系舊有不再使用的研究或教學實驗儀器,捐助蒙古大學。物理系於返國後立即安排張國龍教授於今年4-6月到蒙古大學開設高等量子力學,並安排將過去已淘汰不再供學生操作的普通物理實驗6種,共70餘套設備捐贈給蒙古大學作為其全校性普物實驗課程所用,並且答應為其設立電腦全像實驗,給蒙古大學物理系高年級學生實作使用。~)

物理系希望這些已在台大"作育"無數學生的設備,到了蒙古仍然能夠繼續發揮功用,便開始整理這些多年未用的教學實驗設備,但這些設備已年久失修多不堪使用,故需要不少經費來修復。經由張秀蓉教授的努力協調,終於獲得蒙藏委員會的同意,贊助物理系整修這些實驗設備及新設5套電腦全像實驗的經費,共60餘萬元。~)

在經費無虞後,物理系即由已負責維修普物實驗數十年的技士簡勝益先生一套套的將這些過去由物理系崔伯銓教授,曹培熙教授與王嘉申講師所帶領之普物實驗團隊自行研發之教學設備修復,整修期間適逢學期中,所以簡技士只能利用週末及下班時間整修,其辛苦自不待言。期間,蒙古醫科大學也希望和台大有學術交流,所以物理系亦增加修復十餘套設備,以捐贈作為蒙古醫科大學的普物實驗室。這些設備終於在94年6月全部修復完成,而新設的電腦全像光學實驗,亦由物理系石明豐教授完成,所有的實驗儀器以海運方式,於9月初送抵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

在確定所有的設備都安然到達蒙古大學後,台大即由李嗣涔校長及夫人率領物理系石明豐及張顏暉兩位教授至蒙古進行捐贈儀式。除此之外,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討論台大和兩個姊妹校蒙古大學與蒙古醫科大學間下一步的學術交流應如何進行。所有的實驗設備因全部是以拆解裝箱的方式運抵蒙古,所以石、張兩位教授較李校長早一日於9月28日出發前往蒙古,並於9月29日進行一天辛苦的拆箱、點交、及實驗的裝設等工作,以期在捐贈儀式時,實驗設備是處於一個完整可操作的狀態。~)

9月29日李校長及夫人於深夜抵達烏蘭巴托時由蒙古大學及蒙藏委員會的人員接機,順帶一提,出發時台灣的氣溫是30度,而抵達烏蘭巴托時的氣溫是零下3度,讓人一下子就可以感受到塞外北國的寒冷,此時也才是蒙古的初秋而已。此外蒙古因沒什麼開發,沒有光害,所以一出機場時,就可以看到在台灣幾乎不可能看到滿天星星的景像。~)

9月30日正式展開此次台大一行至蒙古的校際交流,上午在台大李校長和蒙古大學校長Gantsog博士進行會談,討論雙方進一步交流事誼後,即展開正式的普物實驗捐贈及國立蒙古大學普通物理實驗室的設立儀式。先由兩方校長剪彩,揭牌,再分別講話,談到此次交流對將來的影響,整個儀式中還有兩家電視台前來拍攝新聞,並採訪李校長,可見這次捐贈在當地所受到的重視。下午台大一行移至蒙古醫科大學,李校長亦和校長Lkhagvasuren博士進行會談,其中談的最多的是雙方醫學院之間應該如何交流,之後在此亦進行了捐贈儀式。是晚,由蒙古醫科大學在市郊招待晚餐,進入用餐的大蒙古包前,是由四位騎馬著蒙古戰袍的人作引導,感覺都非常新鮮。~)

此次蒙古行,除了正式的行程外,也觀察到當地高等教育一些有趣的現象,其中最令人吃驚的是,在大學裏的女學生和男學生的比例,竟是3:1,即使是在台灣是男生遠遠多於女生的系如物理、醫學等系,女生還是比男生還多,比例為3:2。起初,還以為是當地的男女平等是進行的如此成功,後來詢問了蒙古大學後,才知道這是因為蒙古人相當疼愛子女,想要讓小孩更有前途,想盡辦法要讓小孩念大學,所以在18到25歲的年輕人,有50%的人口是在大學念書,如果家境不是那麼好無法供所有的小孩都去念大學的話,就送女孩子去念,因為男孩子即使不念書,還是比較容易自立,尤其是遊牧的工作都是粗活,男孩子要生存相對來說是容易的多,這和台灣傳統觀念倒是很不相同。另外蒙古的大學所需的全部經費都是從學費而來,每位學生每年要繳400美元的學費,這對國民年所得約1000美元的蒙古人來說,的確是很重的負擔,但是政府完全不補助大學任何的經費,這使得所有大學的經費都嚴重不足,研究教學環境處於一個非常落後的狀態,可能比二十年前或三十年前的台灣還不好,但即使如此,他們的學生非常的用功。台大此次由物理系所提供的教學軟硬體資源與教授協助,對蒙古大學而言確實是助益良多。

10月1日及2日,適逢週末,台大一行即到離烏蘭巴托最近的兩個國家公園和附近的景點參觀。在離開城市不到幾公里處,舉目所望就全是草原,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點綴其間的蒙古包,和數也數不清的牛、羊、馬,充分感受到書中所述塞外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像,也順道騎了在台灣沒有機會騎的犛牛和駱駝,此外物理系張教授亦以不到台幣200元的代價租一匹馬,享受了在大草原馳騁的無拘無束。~)

10月3日,台大一行參觀了幾個其他大學後,李校長及夫人即先行返台,物理系兩位教授則在蒙古多待了兩天,指導蒙古大學物理系師生,所捐贈的實驗應如何操作及維護後,即正式結束了在蒙古的行程。(張慶瑞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