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理學院物理系蔡定平教授榮獲行政院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獎

行政院為表揚國內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對國家社會所作之優異貢獻,每年會對國內從事自然、社會科學或技術工作者,其研究成果或設計有特殊傑出發明或創新,對於國家社會具有重要影響性、改革性和創造性之貢獻者,給予表揚。今年度,本校理學院物理系蔡定平教授以其在「超解析近場光碟片研究」的傑出表現,榮獲「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的殊榮。

蔡定平教授從事近場光學(near-field optics) 與奈米光子學(nano-photonics )多年,於1990年率先發表世界上第一個應用近場光學量測於積體光學波導研究的結果,並於1994年發表首篇拉曼光譜的近場光學量測結果,同年也以近場光學量測首次證實碎形散亂奈米金屬顆粒串之侷域表面電漿量子(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效應,並發表於高水準SCI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s Review Letter)上, 該篇文章至今已被全球學界高度引用達113次以。

在過去五年,蔡定平教授以基礎物理中之奈米侷域表面電漿量子(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原理,積極地從事奈米光學存儲(nano optical storage) 的研究,成功地研發出多種超解析近場光碟片。以最新發展出的奈米光學技術,提供可突破光學繞射極限的方法,縮小光碟片記錄點的大小至100奈米(nm)以下,充分並有效地提高光學記錄的密度與容量,目前研發出之單片光碟片的容量可達100GB以上,是目前一般CD-R光碟片容量的150倍,DVD光碟片容量的20倍以上,是光學記錄技術的重大突破。~)

蔡定平教授已發表66篇以上之期刊論文,與其他相關研究之會議論文、專書之章節及技術報告合計共發表120篇以上之論文,已獲中華民國、美國、日本、及德國等相關專利20個,曾多次獲得國外國際會議(MDM2001, APNFO3, EPCOS05等)之最佳論文獎,過去幾年在侷域表面電漿量子之奈米光學研究上表現優異,曾獲國內外舉行之國際會議超過30次以上之邀請,作應邀演講及短課程講員。2004年榮獲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會士 (Fellow),2005年榮獲美國光學學會(OSA)會士(Fellow),是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學會(IEEE)資深會員(Senior Member),現任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學會(IEEE) 奈米光電委員會委員,中華光學工程學會理事,台灣奈米技術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台灣資訊儲存技術協會(TISA)常務理事,以及國內外一些重要之光學及光電國際會議的國際指導委員或議程委員,曾任2004及2005年國際光電工程學會(SPIE)台灣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