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關懷社會

臺灣大學95年度研究成果發表會系列根據衛生署統計,胃癌是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排名第五的惡性腫瘤,但早期胃癌是沒有症狀的,病人難以感受自己已罹患胃癌,因此難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臺大生醫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了造成胃癌的毒性因子-GroES,可以作為篩檢胃癌發生的生物性診斷指標。一旦檢查發現呈陽性反應,即可建議受檢者接受胃內視鏡檢查,可提高接受胃內視鏡檢查意願並且有機會早期發現胃癌而能早期治療。是一項造福病患,並且領先全球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臺大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教授周綠蘋指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胃癌年發病約為80萬人,是發病率很高的惡性腫瘤。而胃癌的發生率在亞洲地區的日本、台灣尤其偏高。台灣約為每十萬人口8.52人到9.68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布2003年台灣地區主要癌症死亡原因,胃癌更高居全國十大癌症排名第五。

但是早期胃癌是沒有症狀的,若非經過定期的上消化道鋇劑X光攝影檢查或者內視鏡檢查,再加上必要的病理組織切片檢查,是無法感受自己已罹患胃癌的。

而周綠蘋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找出胃癌毒性因子-GroES,能夠以臨床上容易獲得的血清檢體進行篩檢,當呈陽性反應時,即可建議受檢者接受胃內視鏡檢查,可提高接受胃內視鏡檢查意願並且有機會早期發現胃癌而能早期治療。~)

事實上,這個研究發現延伸了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研究成果。得獎人澳大利亞籍研究員巴里. 馬歇爾, (Barry J. Marshall) 博士,與羅賓.華倫 (Robin Warren)博士,他們兩位因為發現了消化性潰瘍和胃炎共通的感染原--- 幽門螺旋桿菌,使得醫界開始重視幽門螺旋桿菌在胃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因此把幽門螺旋桿菌歸類為第一類的致癌物。許多研究陸續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導致胃癌發生率增加了2.7-12倍。這與幽門螺旋桿菌會促進細胞不正常分裂,導致胃部長期發炎並產生很多蛋白質造成上皮細胞結構性及生化性的破壞息息相關。

在這個過程中,研究團隊利用免疫轉漬分析技術找到人類胃幽門螺旋桿菌造成胃癌的毒性因子-GroES,並以西方點墨法篩檢臨床病人血清,發現此胃癌毒性因子在統計學上能區分胃癌與其他兩種胃部疾病 (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胃癌患者對毒性因子-GroES 有陽性反應,因此可以作為篩檢胃癌發生的一個生物性診斷指標。也就是說,若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且體內具有Anti-GroES抗體,則會引起發炎、促進細胞增生、抑制細胞凋亡等反應而因此提高發展成胃竇部癌的風險。醫生即可以血清學檢驗法來判定是否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並且區別是否為發展成胃癌的高危險群。

為了進一步探討幽門螺旋桿菌對人類胃上皮細胞所造成的影響,臺大團隊建立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人類胃部上皮細胞的模式系統,以模擬胃部癌化的過程。並且利用臺大基因體醫學中心的-- 蛋白體分析平台--成功找出許多與胃幽門螺旋桿菌致癌機制相關的蛋白質,除了有助於對致病機轉的進一步了解外, 更將在未來對胃癌藥物的設計提供更有利的依據和方向。周教授指出,上述研究成果於今年四月份及八月份發表在蛋白體相關期刊中最具代表性的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中,具有領先國際的學術貢獻。~)

記者會由李嗣涔校長主持,李校長強調,周綠蘋教授團隊的研究績效能有卓越的成果,背後有一項主要因素,這也是其他臺大的研究團隊近年來表現越發亮麗的原因,那就是利用臺大基因體醫學中心,這個研究中心設有八個核心實驗室,包含蛋白體暨蛋白質功能核心實驗室、微生物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基因微陣列及晶片核心實驗室、生醫分子影像核心實驗室、基因體醫學組織庫核心實驗室、基因轉殖動物核心實驗室、族群遺傳多樣性核心實驗室、生物資訊暨生物統計核心實驗室,提供生物醫學綜合性最先進的技術並支援各領域之研究,所著重之研究領域為國人重要之癌症及感染症兩方面,希望利用基因體醫學的新知識及新技術(例如:蛋白體學與微陣列晶片技術)來了解疾病的發生原因及其基因之變異,進而能找出有療效的標的分子,並提出新的早期醫療檢測方法,更進一步發展相關之疫苗與治療試劑,以擴展醫藥應用的無限潛力。該中心對促進各項生醫科技研發均有其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