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類

施 敏(電機系,1957畢)、李羅權(物理系,1969畢)、姚孟肇(動物系,1971畢)。【工商類】林百里(電機系,1970畢)、李焜耀(電機系,1974畢)。【社會服務類】許文政(醫學系,1949畢)。

學術類-施敏先生

施敏先生,現任國立交通大學「聯華電子講座」教授,臺灣大學電機學系1957年畢業。施敏先生對現代微電子科技(Microelectronics)的發展有重大貢獻,是半導體元件物理及製程技術的權威。與Kahng博士於1967年所發明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於2002年已有超過10億支行動電話在使用,影響極為重大。其名著「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Wiley,1969,2ndEd.,1981)」已有6種語言譯本,為全球數千個大學、工業及研究機構所採用,是當代工程及應用科學領域中最常被引用之出版物(根據ISI,其被引用次數超過13000次)。曾獲1997年IEEE Fellow;為1969年中山學術獎及1991年IEEE J. J. Ebers獎得主;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5年);榮獲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1997年)及教育部國家講座(1998年-2003年)等,對全球的貢獻有目共睹,備受肯定。

學術類-李羅權先生

李羅權先生,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臺灣大學物理學系1969年畢業。自1979年起分別提出地球千米波輻射理論、多重X線磁場重聯理論、日珥形成的理論、太陽大氣加熱理論,並發現「巨大噴流」,成功地解釋了許多太空中觀測到的重要現象,為學術上極重要之創新貢獻。在擔任國家太空計劃室首席科學家及主任任內,負責推動衛星計畫,順利研製及組裝福爾摩沙衛星二號(2004年順利升空)、福爾摩沙衛星三號(2006年順利升空),獲得太空科學上重要發現、收集到大氣科學精確且即時的資料。曾任國家實驗研究院首任院長,努力打造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學術研究卓越,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年)、總統科學獎得主(2005年)及發展中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2006年)。

學術類-姚孟肇先生

姚孟肇先生,現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所所長,臺灣大學動物學系1971年畢業。姚孟肇先生是原生動物纖毛蟲分子遺傳研究頂尖世界級的專家,以Tetrahymena作為研究的模式,自70年代開始就針對細胞核與染色體的結構作系統性的分析。隨後對於染色體結構的改變與發育過程都陸續作出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近年來研究染色體基因組重組與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把Tetrahymena的研究帶入基因組的範疇,尤其發現基因組內的Palindromes的分布,在人類癌症細胞有類比的情況,和癌細胞的增生有關。學術研究卓越,2006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及2005年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工商類-林百里先生

林百里先生,現任廣達集團董事長,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1970年畢業。林百里先生把電腦製造產業的工藝推向極致,使臺灣成為「筆記型電腦」王國,也是影響廿一世紀全球走向資訊社會的最重要推手。就讀臺大電機系研究所時與同學溫世仁共同設計出臺灣第一部電腦,獲行政院頒發的第一屆「青年獎章」。創立廣達集團,堪為創業典範。1988年與梁次震等人自創廣達電子公司,致力於筆記型電腦研製,1998年成為臺灣最大、全球第三的筆記型電腦製造商,被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為世界一百大資訊業的第十四名,1999年獲得亞洲商業週刊,評選為亞洲之星。2000年出資興建臺大電資學院大樓,命名為「博理館」,開創企業界捐贈公立大學教學大樓之先河,對臺灣高等教育之發展影響極為深遠。並熱心文教活動,深獲藝文界高度肯定。

工商類-李焜耀先生

李焜耀先生,現任明碁友達集團董事長,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1974年畢業。1996年成立友達光電,投入日韓大廠所獨占的TFT-LCD面板產業,2002年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是引領臺灣光電產業搶佔全球性市場的企業領袖。2002年自創BenQ品牌,2005年併購德國Siemens手機部門,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品牌,是國內科技業歷來規模最大的國際併購記錄,為臺灣代工產業找出路,是開創臺灣以國際併購搶佔全球性領導自有品牌的第一人。創業成功之餘不忘回饋母校投注教育,2004年代表明基友達集團出資興建電機系研究大樓,命名為「明達館」,預計2006年11月落成啟用。產業成就舉世尊崇,1994年獲頒商業周刊當代傑出企業人物「尊爵獎」,2000年獲數位時代周刊評選《2001年十二大風雲CEO》排名第四,2001年獲遠見雜誌調查《台灣科技接班人》排名第十一,2002年更成為國際知名雜誌Forbes 2月號,選為封面專題報導。

社會服務類-許文政先生

許文政先生,現任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大學醫學系1949年畢業。終身奉獻基層醫療服務,民國38年自臺大醫學系畢業後,感於鄉村與城市間醫療資源的懸殊差距,毅然返鄉投入基層醫療服務,除充實醫院醫療設備外,並積極延攬專業醫療人才,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為蘭陽鄉親服務。並成立社會慈善基金會,積極開辦慈善就醫、清寒青年免費住院及貧困病患之醫療救助等。並組成博愛醫療團隊,從事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之巡迴醫療服務。民國68年間,於宜蘭地區創辦宜蘭縣生命線協會,以挽救精神壓力之民眾,救人無數。並結合全國志工,擴大社會服務層面,成立中華民國祥和社會志願服務聯盟。在擔任監察委員期間,積極推動我國與美、日間之交流,為當時我國艱難之外交環境,貢獻一己之力。此外,並長期參與母校校友會之運作,於民國84年創立宜蘭縣臺大校友會,積極輔導臺灣省各縣市,先後籌設13個縣市級校友會,並成立臺灣省校友會,為母校及校友間建立交流之管道,服務社會,發揚臺大人愛國愛人之傳統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