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臺大杜鵑花節錯覺展從"錯覺"尋找"真實"活動系列之一 1月22日 Dr. Shimojo特別演講

從"錯覺"尋找"真實" 用"知識"蘊育"藝術" 2007年臺大杜鵑花節錯覺展即將登場活動系列之一 1月22日 Dr. Shimojo特別演講Perceptual illusions—Why they are, and how they contribute to science

配合今年三月份的杜鵑花節,本校將舉辦「杜鵑花節錯覺展」,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Shinsuke Shimojo教授合作(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ivision of Biology/computation and neural systems),結合科學與藝術,以互動的方式引領大家進入奇妙的知覺世界,並親自體驗有趣的錯覺!!在此預告錯覺展的暖身活動:1月22日 Dr. Shimojo將於心理系Room SB16 (心理系南館地下室A教室)演講,主題關於錯覺現象對於增進我們對人類大腦運作的了解,以及對視覺與神經科學的貢獻。竭誠歡迎師生及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這一年來,臺灣大學正悄悄地開始了一次renaissance(=rebirth)。不同於過去的一昧強調科技,校園裡人文思考逐漸受到重視,各種藝術活動此起彼落地出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大力促成此項『杜鵑花節錯覺展』的本校多位教授為了推廣並追求人類文明中最珍貴的"抽象"價值,特別委由謝豐舟教授撰文如下以饗各界讀者:

有別於台北藝大、台灣藝大等藝術學校的是:臺灣大學可以著力的不是純粹的藝術呈現,而是"藝術"與"知識"的結合。做為一個最高學府,知識就是臺大的財富。將知識藉由藝術的形式呈現給社會,不僅能夠像藝術學校那樣推廣"美"育,更可以藉由藝術的表現方式,將知識更有效地傳遞給社會各階層。有了知識的內含,"藝術"的深度可以更形提昇。

在"藝術"結合"知識"的概念下,臺大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於2006年3月藉著"杜鵑花節"的舞台舉辦了"杜鵑花生物醫學與神經科學影像競賽",希望藉由生物醫學與神經科學五光十色,千變萬化的影像,讓臺大師生對神經科學有所認識。雖然並無前例可循,但在本校同仁的全力支持以及亞洲GE醫學儀器公司的慷慨贊助之下,順利地完成徵稿、評選的幾個階段,得獎的10件作品於2006年3月7日起假典雅的校史館展出一個月(得獎作品見http://neuroscience.ntu.edu.tw)。

這項"無厘頭"的嚐試,獲得了師生及社會相當大的迴響,讓大家認識"神經科學"不只是研究疾病,更可以是一種"美"。臺大師生會的不只是硬繃繃的科技,在人文美學上的創意也不遑多讓。相信這類活動有助於跳脫亞洲各大學長久以來只重技術的心態(technical mentality),進而追求人類文明中最珍貴的"抽象"(abstractness)價值。藝術專門學校也許可以呈現比我們更高水準的藝術作品,但他們絕對沒有臺大師生那麼廣闊深入的知識背景,來作為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

由於反應頗佳,2007年繼續舉辦第二屆"杜鵑花生物醫學與神經科學影像競賽",可喜的是,今年也有來自國外的作品。相信今年的獲選作品將更為精彩,更具創意與美感。就像學術的追求,不進則退,藝術的追求亦然。如何於藝術作品中進一步呈現神經科學的意涵,挑戰著臺大人"創新"能力。所謂"The opportunity is for the prepared",2006年2月臺大心理系舉辦"腦與認知"國際研討會,來賓中正好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下條信輔教授。他出身日本東京大學,是日本ERATO學者,專長是"視覺研究",著作見諸Nature等期刊。除了本身深厚的學術涵養之外,他更善於利用這些知識背景為博物館建置"錯覺"展覽。經由對種種"視覺錯覺"(Visual illusion)的親身體驗,讓大人、小孩能對"腦"的功能有切身的體驗。目前,他已在東京科學博物館以及靜岡縣科學館建置了"錯覺體驗"的永久展出。

Dr. Shimojo教授相當熱心,開會期間特別撥空至台北市天文館對台灣的博物館界,做了一場如何用視覺科學做博物館展覽的特別演講,更輔以簡單的示範。當場我就覺得這樣的展覽可以說是"science"、"beauty"與"fun"的結合,對國內神經科學的推廣應該是相當有力的方式,而且所需的經費與資源應該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於是我建議上條教授,配合2007年的"杜鵑花節影像展"來臺大做"錯覺展覽"。熱心的他一口答應,臺大心理系的葉素玲教授、陳建中副教授也願意拔刀相助,於是一場"無中生有"的"錯覺展覽"就此展開序幕。

為了慎重其事,2006年7月葉、陳兩位教授乘開會之便,前往東京及福岡兩個展覽場所,親身觀察展場實際情況。下條教授也從美國回到日本,親身導覽。大致確定展覽內容之後,我們葉、陳、謝三人組就開始著手築夢。起先要找"場地",再找"錢"。幾次交涉之後,臺大總圖慨然提供門廳左側60坪的空間供我們展出一個月。其次是約需上百萬的經費,原本向國科會科學教育處申請計畫,但以被認為不是科學教育而打回票。幸好心理系、理學院及臺大神經生物及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及時伸出援手,校長及教務長更答應補助不足之數,於是這個"異想天開"的"臺大2007杜鵑花錯覺展"終於不再只是夢想。目前已在秘書處、圖書館、總務處的支援下,成立了各個工作小組,下條教授也將於1月19日訪問臺大,進一步敲定各項展出細節。為了更進一步提升這次展出的學術內涵並訓練導覽人員,葉素玲教授本學期特別開了一門Illusion: Theory and Practice的課,讓臺大師生更能掌握錯覺的各個面向。

錯覺(illusion)是知覺感受的扭曲(a distortion of a sensory perception)。錯覺的研究有助於了解腦子在一般情況下如何組織及詮釋感官刺激。各種知覺都可以產生錯覺,但其中以視覺錯覺(visual illusion)最為人知,因為人是視覺的動物,人腦有60%是在處理視覺,因此"視覺錯覺"常凌駕於其他感覺的錯覺之上。當觀察腹語表演時,因為我們看到木偶的嘴唇在動,就"錯覺"地把腹語師發出的聲音當成是木偶說話。部分"錯覺"是源自於人腦既存的固定概念而錯誤地詮釋視覺訊號,例如"Gestalt"就是一個人對深度感知(depth perception),運動感和(motion perception)以及感知恆定(perceptual constancy)的既存固定概念。還有一些錯覺是人們身體內部或外在環境的生物性知覺構造所致。

Gestalt(德文為whole之意)可以用來解釋Duck-Rabbit illusion。此圖看起來一會兒像鴨子,一會兒又像兔子;Reversible figure and ground則一會兒是人臉側寫,一會兒是燭台;還有Kanizsa triangle中間的白色三角形根本就不存在。人腦必須能夠辨認熟悉的各種單純物體,而且人腦傾向於從看到的個別元素去"創造"一個完整的"影像",這就是所謂的Gestalt theory。對Kanizsa triangle的的另一個解釋是:基於演化心理學,亦即動物為了生存,必須能辨識形狀及邊緣(form and edge),這種由刺激創造出意義的過程就是perceptual organization,也是"錯覺"背後的基本原則。

藉由"錯覺"研究,神經科學開始可以連結感知(perception)的心理層面及"腦"的活動。學者藉由研究錯覺來了解"腦",己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然而現在終於可以好好地利用"錯覺"來探討感官刺激如何在大腦皮質呈現以及找尋將刺激轉化成感知的腦區了。總之"錯覺"研究使我們能連結"percept"與"reality"。~)

大學要追求卓越,我開的處方是"要活就要動",就像我們常常鼓勵老人家多做活動,才能健康長壽。臺大多年來的傳統心態是"一動不如一靜",當然這與個人和整個體系都有關連。雖然辦這種影像競賽錯覺展覽,有時不免自覺何苦多此一舉,自找麻煩,不過,在"要活就要動"的信念下,硬著頭皮的撩下去,所謂"得道者多助",終究可以成就一件好是。一些些"異想天開"累積起來,相信臺大卓越的"美夢成真"為期不遠。期待此一結合science, beauty, fun的"臺大2007杜鵑花錯覺展",將為臺大的"神經科學"以及"藝術活動"雙雙帶來新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