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人文講座-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張隆溪先生融貫闡釋學與當代人文學科的重要概念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於96年1月4日與5日,假本校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原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一樓演講廳舉辦第三次人文講座,邀請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張隆溪講座教授主講。張教授出生中國大陸四川,早年歷經文化大革命動盪,自學考取北京大學,受教於朱光潛教授並備受錢鍾書先生指點。自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比較文學博士之後,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2005年並獲邀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亞歷山大講座(Alexander Lectures)主講人,是首位獲得此一比較文學界極高殊榮的華人學者。張教授研究專長貫通中國古典文學與英國文學,致力於東西方文學與文化之比較研究,此次講座更以闡釋學之思維為基礎,宏觀綜論經典、權威、文化傳統、語言、藝術與審美意識等人文學之重要關注,至為精彩。

第一場講座於1月4日上午舉行,張隆溪教授以「闡釋學的基本觀念」為題,首先講述闡釋學(Hermeneutic) 字源上的意義,指明東西方傳統上對表面與真實之間的距離與詮釋皆有一定的認知。張教授接著就從闡釋學的意義與歷史出發,說明德國二十世紀偉大哲學家伽德默(Hans Geog Gadamer)對闡釋學的貢獻,在於打破十九世紀科學主義與實證主義的方法論,消除主觀與客觀的對立,充分承認理解,由理解者本身的因素作為前提,並由此來討論人文學科的特點與重要性。張教授並挑出闡釋學幾個核心的概念,如闡釋循環、水平(horizon,或稱視野、眼見),看當代闡釋學對理解當代社會與學術問題能提供何種解釋。~)

第二場演講緊接著於當天下午舉行。解釋完闡釋學的基本觀念後,張教授進一步以「經典、權威與文化傳統」為題,指出語言、文字、經典與傳統和闡釋學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引用伽德默在其名著<真理與方法>(Wahrheit und Methode, 1960)中對「權威」的概念,強調服從與否定權威都是一種理性的判斷。思想和學術上的權威應該是理性而非強制性的;人們服膺這些權威是基於自發的尊重而非屈從外在的壓力。「傳統」和權威一樣,是自由選擇的顯現,而非啟蒙時代以來所認為的與理性或自由對立。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在人文研究中的意義往往比在自然科學中要重要,人文學科中的偉大經典研究,幾乎不會過時。由此伽德默提出了「經典」的概念,說明經典是具規範性、無時間性,也正是歷史存在的一種模式。經典作為闡釋的對象,其意義的理解總是和闡釋者所屬的時代相關,闡釋的多元由此而生,也因此闡釋的合理性便成為重要的課題。張教授贊同義大利著名哲學家艾可(Umberto Eco)的看法,認為要驗證對於文本意圖的猜測,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文本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檢驗它。張教授並提醒我們,闡釋學教給我們多元的態度,固然不是要我們堅持己見、自以為唯一正確,但也不是漫無歸著、毫無標準,而是一種有原則的寬容態度,能理性接受他人更合理的解釋來使自己的解釋更完善圓滿。~)

最後一場演講於1月5日上午舉行,題目是「語言、藝術與審美意識」。張教授解釋「藝術」在伽德默的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伽德默認為審美判斷不是邏輯的判斷,是不同於科學邏輯的另一重創造、認識和經驗,因此在科學方法掛帥的當代社會中,對於人類精神生活的提升至為重要。伽德默認為藝術把事實提升為真理,有其自身存在的本體意義,是不同於原物的存在。張教授更提到十八世紀義大利哲學家維科(Giambattista Vico)的創造與認識互相轉化的概念,以及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意義源源不絕的概念,說明藝術與原物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接著張教授以繪畫為例,比較藝術、符號、與象徵之間的差異,從而指出藝術獨特的本體性,並進一步討論文學的本體性是超越時間限制。他並強調伽德默轉借齊克果(Praktijk Kieregaard)的「同時性」概念,說明藝術把欣賞者的時空與作品的時空融合於一的特性。伽德默更在<美的現代意義> (The relevance of the beautiful, 1974)一書中討論藝術在歷史的挑戰中如何證明自己本身存在的價值。而在藝術傾向晦澀難懂與邊緣化的現在社會,重新思考藝術的意義便顯得十分重要。~)

本次講座錄影將於近日放於臺大線上演講網隨選視訊中 ttp://speech.ntu.edu.tw/user/index.php),歡迎點選瀏覽。本次三場演講文稿也將收錄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本院下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中,歡迎師生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