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講座Willilam Croft銓釋語言的本質隱藏相同認知與互動基礎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與語言學研究所合作,邀請William Croft教授來台,於95年3月8、9、12三日連續舉辦三場講座。Croft歷任密西根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教職,現任新墨西哥大學語言學教授。他專研句法學、語意學、類型學、與認知語言學,所著 「語言類型與普遍語法」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1990)、「基本構式語法」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 2001)、「認知語言學」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4 與 Cruse D. Alan 合著) 等等,都是語言學課程不可或缺的教科書。尤其是基本構式語法的提出,挑戰了傳統的句法學理論,近來備受重視。此次邀請到Croft擔任講席,俾與國內學者切磋交流,實屬難得的機會。

第一場講座於3月8日假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講題為「事件結構的幾何表徵方式」 (A Geometric Model of Event Structure),重新檢視往昔表徵事件結構所採方式的缺點。Croft所提出的幾何表徵方式有兩點創新:第一、事件的因果關係和動貌關係被區分為二維表徵方式,更能清楚的展現出事件的內部結構。第二、更採用三維表達方式表現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

第二場講座於3月9日在應力所會議廳舉行,講題為「社會觀點的認知語言學」 (Toward a Social Cognitive Linguistics),一反歷來認知語言學家的立場,將語言定位為一種社會性的行為,而非純然的認知能力運作。強調語言的功能在於連結個體,藉以達成群體性活動,語言的本質充滿變化與不確定,正反映了社會的多元。

第三場講座在3月12日假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展開,講題為「典範語意學」(Exemplar Semantics)。典範的概念源自於音韻學的研究,尤其是新墨西哥大學的Bybee教授根基於典範理論所提出的「使用基礎模型」 (Usage-based Model),被學界廣泛接受後,近來也用於語意學理論。許多語言類型學研究所採用的語意圖譜 (Semantic Maps) 也有類似的概念基礎。然而現行的語意學理論有許多缺點,Croft提出一種方式,在一個空間中標出類似的概念的位置,用相對的距離代表概念的相似性,所推算出的結構不但可以標示各個語言劃分概念的不同方式,累積足夠的語言樣本之後,更可以逼近所謂的語言普遍性 (language universal),幫助我們了解人類劃分概念的相異性與相似性。

這三場演講安排的方式環環相扣,第一場講座從規模較小的事件結構出發,焦點仍侷限在單一語言在現象感知和語言表達之間的關係,著重在人類的認知能力。第二場講座將語言的本質定義在社會互動,讓我們看見即使在單一語言中,受到各種人際關係的牽動,個體的表達方式變異很大,進一步將眼光擴大到認知能力之外的社會能力。最後一場講座從跨語言比較入手,鼓勵與研學者去探究更廣大的語言現象,並強調「使用」(usage) 本身的重要性。

這一連串的辨證讓台下的觀眾從微觀到巨觀,將語言的本質重新體驗了一回,對語言的「變」與「同」採取一種新的觀察角度。我們認識到:單一語言中的個體差異 (variation) 和跨語言的型態相異 (difference),甚至跨時代的語言變化 (change),都隱藏了相同的認知與互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