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品質工作坊: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駐點教授Dr. Peter Herrmann談「從歐盟社會政策經驗出發」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與本校社工系共同邀請愛爾蘭庫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 Ireland)的 Peter Herrmann教授來台擔任訪問學者,期間為今(96)年7月10日~9月17日。Peter Herrmann教授此次來台,希望以臺灣社會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社會品質與社會福利等相關課題。

在高研院訪問期間,Peter Herrmann教授親自策劃及主導8月28、29日(星期二、三)於本校社會工作學系館所舉辦的「台灣社會品質工作坊:從歐盟社會政策經驗出發」。藉由本此工作坊,提供歐盟社會政策經驗與臺灣在地經驗現象的對話平台,豐富了國內學界對「社會品質」此一概念的瞭解和認識。

工作坊首日由本校副校長暨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包宗和教授及社會科學院院長趙永茂教授開幕致詞;並由社工系主任王麗容教授擔任主持人、進行引言。接著,Peter Herrmann教授就「社會品質」相關理論與概念發表演講,講題為「社會品質:優質社會的整合性政策概念」。Peter Herrmann教授指出:近年來,「社會品質」之概念被提出作為因應社會變遷的政策理論基礎,起初源於以歐洲社會品質基金會(European Foundation on Social Quality,EFSQ,Peter Herrmann教授自2003年迄今擔任此基金會的資深顧問)為核心的一系列學術討論。但「社會品質」的概念建構並不侷限於歐盟自身,同時也擴及與亞洲同儕國家的比較。社會品質一方面分析了既存的社會政策及其結果,另一方面也存在著批判的旨趣,不拘泥於既存的制度和結構,且同時嘗試發展替代性的概念。「社會品質」的目標乃是發展適於人居之理想空間,包括維繫社會正義、以團結的原則為導引、強化以民主為基礎的公民社會,最終發揚人性的尊嚴。

工作坊次日由社會政策中心成員楊培珊教授、王雲東教授和王麗容教授分別就高齡化、就業、性別進行摘要報告,並概述關鍵政策領域與爭議,隨後由Peter Herrmann教授主持對於社會品質指標的相關討論。

與會的官方成員及非政府組織工作者皆表示:透過不同角度的對話,可激發進一步的思考,對往後的政策制訂與社會研究相信會有長足的助益;為促進國內社會品質指標的建立,以及在實務與理論雙方面的提升,未來應繼續推動此類具有國際性視野的學術交流與對話機會。本次工作坊最後在Peter Herrmann教授精闢的引導與各界熱烈的意見討論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