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O8臺灣大學杜鵑花節藝術祭《哥本哈根》舞台劇演出時間2008/3/21-23,28-30臺大劇場

臺灣大學主辦,臺大戲劇系 , 臺大物理系協辦2OO8臺灣大學杜鵑花節藝術祭《哥本哈根》舞台劇登場。2008/3/21-23,28-30於臺大劇場,杜鵑花節最後兩週,共演出6場。演出單位:動見体。

             壹、劇團簡介

以《嬉戲》獲第三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最佳表演藝術獎」,亦曾以《行者漂泊-鄭和的後代》獲新加坡海峽時報年度最佳總體演出獎的劇場導演符宏征,於2005年冬天成立動見体劇團,以實踐總體劇場之美學為宗旨,結合來自表演藝術、影像多媒體、視覺藝術與文學等領域的創作者,發展實驗性的劇場創作,在動與不動中,彼此照見。

動見体認為,透過創作,我們有了分享,我們有了共同的凝視,在創作者與觀賞者之間,那份凝視被擴大,被轉換。以古今中外的題材,詩意的美學風格、自然內斂的表演,表現人性本質及其內在戰場,探索、揭示、對照當代人之精神面貌。

            貳、演出企劃

             一、製作緣起

《哥本哈根》(Copenhagen,1998),由英國劇作家邁克.弗雷恩(Michael Frayn 1933- )根據二次大戰史中,同盟國與軸心國交戰時刻,兩位與核武器研究有關的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Niels Bohr)與沃納.海森堡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於1941年關鍵性的哥本哈根會談編撰而成,企圖透過後設性的亡靈對話,解構這場撲朔迷離的機要密談。此劇於一九九八年在倫敦首演後,連獲獲普立茲、東尼兩項大獎,在歐美引起廣泛討論,並在世界各地被搬演,此風潮更被喻為「哥本哈根現象」。

為將此具有時代意義的劇作推廣予社會大眾,動見体藝術總監符宏征受杜鵑花藝術節之邀,將執導製作《哥本哈根》台灣首演計畫,嚴選邱安忱、謝俊慧及吳定謙三位精銳演員,詮釋富挑戰性的詩意文本,並特邀國內菁英設計群,替《哥本哈根》打造超現實的科幻視聽實驗,探索戰爭、科技、道德議題在劇場裡並置的美學限度,共構此歷史指標性的演出製作。

        

            二、演出特色與目標

            意識流文本的超現實演作

為解構哥本哈根密談留給世人的謎團,劇作家以後設觀點,讓劇中三位關鍵人物以亡魂姿態再度會面,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原子彈的研發背景為經,以物理學家海森堡、波爾與他的太太瑪格莉特之間的情誼關係為緯,展開對談,討論哥本哈根會談對二次大戰並整個世界的影響,過程中交替回憶、辯證與事件重現等詩意敘事,演繹一場戰爭科技與人心道德間多義性的內在對話。

因此從原著況味出發,善於解構並挖掘人心精神樣態的符宏征,將採取自全知觀點退身的導演策略,以旁知或次知的觀點敘述分析人物,將此寫實與寫意交錯的意識流風格文本,其自由聯想、內心獨白、象徵暗示等書寫技藝抽絲剝繭,讓劇中人物的非線性心理時間,不依該事件的時空排序,或以片段、交疊、穿梭滲透等形式呈現,讓劇中時空在劇場裡飛行與變幻,讓三位角色在大量語言交鋒的底層,蟄伏一股不安的靈魂騷動,使對白與情境交互變異間,迸發富有層次感的韻律、節奏、波動與交響。

           科幻感多媒體敘事經驗

本製作擬跳脫鏡框舞台架構,以立體向度思考敘事空間,創造極簡風格的舞臺環境,將巨大的白色互動裝置壟罩於劇場,使用即時錄像、動畫影音與現場VJ將劇中大量出現的數學及物理學公式、語彙與物件動態呈現在環繞式的空間場域,捕捉劇中人物對話過程裡,內心所映照的意象與精神情狀。

人物的視覺營造亦使用簡單自然的梳妝,揉合具未來感的扮相與配件,展露科幻風味的感官體驗,延伸《哥本哈根》文字之外的想像與可能性,以風格化的劇場手法變奏冷硬的知識敘述。

         戰爭科技與道德倫理的多重辯證

獨特的戰爭人文議題為本製作企圖演現的重要元素,哥本哈根會談的發生,原由二次大戰歐洲國家的危機光景,當種種跡象似乎都預示著整個歐洲將陷入希特勒的統治之下,此時德國核子物理學家海森堡乘火車去哥本哈根會面他的師友波爾。當兩人接受到監聽的情狀下,究竟他對波爾說了什麼,他們的談話對戰爭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海森堡是去打探波爾及盟軍對原子彈的瞭解有多少,還是設法拖延納粹研究原子彈的同時,勸說波爾阻止盟軍研究核能武器。

這樣隱誨不明的交談模式下,劇中內斂的語言蘊含著爆炸性的能量,在曖昧與真實間迴盪復返,戰爭招致的迫害無從抑止,而站在核武器研發工作的關鍵位置上,兩人的友誼面臨嚴重的考驗。無論在家國利益或族群對立上,道德的標準頓時無可衡量,其所肩負的國家責任亦形成無比沉重的包袱。於是本製作欲藉此多重辯證,向觀眾進行對話,在正義與邪惡、勝利與失敗、道德與敗德之外,我們是否能夠另覓一條出路,給這個末後的時代一種人文關照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