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合成台灣西南海域與沉積物共生之甲烷水合物地質科學系舉行「地質與能源」特展

臺大地質科學系黃武良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於3月7日在地質科學系標本館舉行「替代能源」記者會。李嗣涔校長致詞時指出,國際油價自1970年的每桶3美元,到日前油價已經衝破每桶一百美元,漲幅超過30倍,加上全球暖化效應擴大,台灣如何掌握自主能源已成為重要議題。為了降低高油價所帶來的衝擊,除了節省能源,進行國內外石油及天然氣的探勘及開發外,仍需持續加強開發再生能源。

長久以來石油天然氣的探勘及開發一直是地質學重要的應用領域,台灣油氣雖蘊藏不多,但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以先進的技術跟豐厚之資本到全球各地合作探勘油氣是可行的。除了石油天然氣,新的地質能源也陸續出現。近十年來世界各國皆熱衷於探勘海底的天然氣水合物(或稱為甲烷水合物或可燃冰)。此項被稱為人類未來新能源的探勘與研究也已在台灣啟動。臺大地質科學系及海洋研究所等學術單位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推動下,過去四年來進行台灣西南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調查工作,重點調查區域位於高雄-恆春外海的深水海域,主要工作包括海域地質調查、地球物理調查、地球化學調查與實驗合成等。初步研究發現西南海域具有明確的天然氣水合物賦存徵兆,其賦存潛能相當高。地質科學系最近於中央地質調查所實驗室成功地合成與沉積物共生之甲烷水合物,是國內合成類似賦存於海底甲烷水合物之首例。因此,這些替代能源更需要政府機關及立法單位的重視及強力支持。

黃武良教授表示,最近由於油價飛漲,以及全球暖化效應擴大,台灣如何掌握自主能源已成為重要的議題。為降低高能源價格所帶來的衝擊,我國除了節省能源,開發再生能源外,將持續加強國內外石油及天然氣的探勘與開發。在能源開發上,地質科學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舉行「地質與能源」特展,介紹石油及未來新能源天然氣水合物的探勘與開發技術的進展。

全球石油生產高峰在二、三十年內可能來臨,在未找到主要替代能源之前,人類正竭盡所能利用地質科學等各種新科技,希望能探尋開發更多的油氣,避免能源危機的衝擊。近年來地質學結合電腦等相關高科技,在油氣探勘上屢屢有重大的突破,新的地質學觀念使得以前認為不可能有石油的地區,發現大量石油蘊藏,例如在地層深部逆衝斷層下之年輕儲油層,海底峽谷下之深海油藏、北極區海域或南極周圍大陸棚等地,大大地擴展油氣探勘的領域。而先進探勘技術研發也大大地提高油氣探勘的成功率,主要在幾方面:三維震測影像處理技術的開發及普遍化、直接以震測偵辨地下油氣之創新技術、衛星遙測及定位系統等新科技、複雜地質構造解析、石油系統的電腦模擬以及沉積體系、層序地層學的應用等。

台灣油氣蘊藏不多但過去也生產不少天然氣,除繼續探勘深部及地層封閉及海域之油氣藏外,在全球化之趨勢下,以先進的技術及豐厚之資本與世界各產油國合作探勘是掌握自有油氣資源的契機。本校地質科學系及國內相關系所的校友遍布國內外石油界,是國內及全球油氣探勘事業的重要力量,為開發能源做出相當的貢獻。如何協助中油及鼓勵民營企業,特別是石化工業界從事全球油氣探勘,以及善用這些國內及儲備在歐美石油工業的人才成為台灣進軍國際油氣探勘之主力值得深思籌劃。

在再生能源地熱的開發以及溫室氣體CO2封存方面,地質科學也扮演重要角色。臺灣位於太平洋火環上,地溫梯度高於正常值,在地熱開發上具相當的潛力,是屬於地熱潛能區,過去曾嘗試開發並曾小規模發電。如今開發技術顯著的進步、再生自產能源需求高以及溫泉觀光事業之蓬勃之際,地熱值得重新評估其開發價值。除了傳統之熱水或蒸汽之熱濕岩地熱發電外,應可評估高溫熱乾岩石新技術(HDR),注水進入熱乾岩石之自然或人工裂隙中,循環加溫熱水提高效率,減少管線之腐蝕堵塞,以及降低對環境之衝擊。而溫室氣體CO2封存於地層下或海底的技術也有賴地質科學的研究,台灣許多已停止生產的天然氣田則是CO2封存最佳場所,而中油探採天然氣的資料及經驗則是研發適合臺灣地質之CO2封存技術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