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秘書室

校務會議紀錄

10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紀錄

國立臺灣大學10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紀錄

時間:民國106318(星期六)上午9

地點:第2學生活動中心國際會議廳

主席:楊校長池                      記錄:柯佳恩

出席人員:會議代表總額173人,實到118(詳如後附出列席名單)

壹、主席報告

本次會議應出席人數173人,目前已完成報到者有87人,已達法定人數,現在時間是97分,開始開會。首先報告上次校務會議至今學校的校務情況(簡報檔如10603F1.pdf)

一般學術與行政方面:

一、為提升臺大師生的產學合作與創業動能,整合內外部資源,已於105年將創意創業學程整至創新設計學院,另於105年底設立「創新設計園區籌備處」。有關本校創新創業推動情形如下:

()臺大車庫:已於1061月底完成新一批春季團隊招募,本次招收9支新團隊,於2月完成簽約入駐。Picsee團隊獲得TIEC計畫補助於1月前往美國矽谷。

()NTU Challenge全校型創新競賽(創挑戰賽)進入20強「實作階段」。大賽邀請業界12位導師擔任天使導師,每位導師配對1-2挑戰團隊,予以長期深度諮詢。舉辦為期2天的精實營隊、簡報工作坊及商業模式課程,提供團隊關於商業模式的基本知識、思考邏輯以及架構工具。

()食養農創:其中「社會企業創新實作」課程已孵化出兩個創業團隊雛形,結合企管、城鄉、文史、設計等背景學生,融合南萬華場域,顯現本計畫的特色。

()為提高創新設計學院學生凝聚力,本學期規劃12堂學生教練預備課程,以「建達出奇課」為專案名稱,逐步培養學生設計思考六大核心能力,並進而累積相關知能為加入未來學生教練團隊預作準備。智齡設計課程3組團隊Cart Easy2Musical DumbbellElder Green代表參與2016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亞洲賽,皆獲優勝,Cart Easy2團隊更同時獲得觀眾人氣獎、銀髮心動獎。

二、臺灣大學系統:第2學期開辦「全球通識講座」,邀請專業領域最具卓越成就表現者擔任講座,另每月舉辦「成功之母講座」,邀集政界、學術界、藝術界等領域具卓越成就表現者為本講座之主講者,除分享如何自失敗中自我成長及蛻變以至走向成功之歷程,並與三校學生代表對談,給予年輕學子最直接接觸與剖析實際人生經驗。

三、本校與中研院雙方學者跨領域研究合作,105年度公開徵求「臺灣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創新性合作計畫」,收件數共51件,審查通過共18件,實際執行共17件(主持人自行撤案1件),計畫執行期間自10611日至1071231日。合計雙方第1年共補助新臺幣2,180萬元,第2年經費106年經費補助狀況再議。

四、為避免本校再度發生違反研究倫理及行為事件,行政副校長邀集各學院及研發長於1051122日、10619日及317日召開防範違反研究倫理及行為事件工作小組會議,就教育、法制規章、事件處理等分3小組撰擬相關規定及制度。

五、學校分部總辦事處:

()竹北分部:竹北分部22公頃校園整體規劃已獲得教育部審核通過;進修推廣部開辦104PMBA(首屆)將於1066月畢業;106PMBAPMLBA及最新設立之「生物科技管理碩士在職學位學程」(PMBM),已於1062月開始招生,3班共計招收55人,7月上課;106年已完成規劃興建進修推廣教育大樓。

()雲林分部:規劃「學士後護理學程」,已於10637日提行政會議討論;臺灣農業創新及教育推廣中心工程進度已逾90.1%;雲林分院升格醫學中心籌備推動小組,已成功爭取1名公費生,將分派至雲林縣衛生局偏鄉衛生所,並將報備支援分院。

()雲林國立大學聯盟除已合作出訪及參加1062月大學博覽會,323日將召開首次會議,討論「雲林國立大學聯盟加入臺大系統跨校選課系統」一事。

六、本校杜鵑花節自1997年舉辦至今邁入第20年,今年並與臺北市政府合作,蛻變為「北杜鵑花季」慶典。除311日舉行開幕式、311日、12日辦理學系博覽會及社團博覽會外,特別規劃整月一系列活動http://event.ntu.edu.tw/azalea/2017/,打造校內「園藝花坊展覽溫室」,提供專屬「杜鵑花驚豔之旅」生態導及講座;進行瑠公圳復育,賦予瑠公圳在生態、保育、研究、生活與藝術之新生命;舉辦「花與音樂的邂逅-青春開唱」音樂會,邀請各界參加,感受臺大所蘊含的多元豐富能量。

教務方面:

一、106學年度學士班繁星推薦入學招生名額為338名,106學年度學士班個人申請入學核定招生名額為1,580名,另含護理學系公費生2名及醫學系公費生10名,共計1,592名;106學年度海外高中推薦入學招生,本校招生名額為188名,同時也開放國際學位生報名,經學系書面審查後,本校擇優錄取共150名學生(含7名國際學位生)。碩士班考試招生之招生名額1,642名,報名人數13,686名,較105學年度減少648名;博士班招生之招生名額為591名。

二、為增加學士班學生多元學習之機會,已通過「學士班跨域專長實施要點」,擬開設跨域專長之教學單位,依規定提具申請書及計畫書送教務處審查,並經教務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

三、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國際學院)籌備辦公室已成立,刻正規劃課程、進行生源分析、館舍修繕等。於106124日舉辦課程工作坊,邀請校內外教師同仁針對課程規劃提供建議,預計未來每季舉辦工作坊,討論不同主題,並持續向校內教師個別請益諮詢。官方網站正式上線https://i.ntu.edu.tw,介紹學程特色與課程規劃。

四、106年起,基礎學科先修課程授課教師可選擇將授課時數計入當學期或次學期之授課時數,或者支領授課鐘點費。另外,外縣市修課學生可向住宿組申請暑期住宿。

五、規劃數位學習中心(Digital Learning Center),結合校內資源,透過創新數位科技,包括線上課程、數位教學、數位學習、實體諮詢、數位出版、課程客製化(遊戲或競賽方式、課程設計等)、認證核發、平台開發等,以提升教學和學習成效。

六、規劃東南亞教育中心,以招募及培育東南亞優秀國際學生,促進與東南亞重點大學之學術交流與合作,培訓我國產業界所需之東南亞人才。

七、教學大樓第2期新建工程實際進度44.11%,全案預定1069月完成,107 2 月啟用。

方面:

一、成立學生輔導制度改革委員會,分2階段進行,第1階段召集學生代表(學生會、學代會、協及提案學生)及相關行政單位(心輔中心、軍訓室、生輔組、住宿組、職中心、僑陸組、醫學院學分處、國際處及教務處)參加,第2階段再納入學院代表(各院院長或副院長)及專業人士(心理系及社工系教師、師大專責導師辦公室執行長),期能從課業輔導、心理諮商、職輔導等不同面向切入,全面檢討並改善現行學生輔導制度。

二、2017年臺灣大學校園徵才企業博覽會及相關系列活動於35日展開,本次校園徵才系列活動共有275家企業參加,企業博覽會246家(企業徵才攤位計有408個),公司說明會70家,企業參訪18家,提供之職缺數超過25千個。並於綜合體育館增「產業趨勢展」區,邀請企業參展,期能透過展覽互動,幫助學生了解產業發展趨勢及企業未來之人才需求。

三、因應大運於10681930日借用本校綜合體育館,故期間無法借用該場地辦理開學典禮及書院活動,本屆新生入門書院共分2梯次辦理,均為43夜。舉辦日期:第1梯次:106831日至93日(830日辦理報到入住),第2梯次:10696日至99日(95日辦理報到入住);開學典禮:第1梯次:106831日(週四)晚間,第2梯次:10696日(週三)上午。

總務方面:

一、修正本校「教職員單房間職務宿舍分配及收費要點」第4點、第8點,將教職員單房間職務宿舍之分配作業時程,修正為每年36912月辦理,使與現行教職員多房間職務宿舍之分配時程一致,並修正其宿舍保留期限為2年。

二、重啟瑠公圳復育計畫,已陸續完成水源可行性評估、先期規劃構想書及舊圳道透地雷達探測等作業,除可整合相關校內水系統予本次及後續(第234期細部設計)工程使用,並配合景觀營造友善校園環境;1061月已完成第1期工程招標,本階段改善標的為醉月湖南段舊道之復舊及景觀工程,以及舟山路水工所旁原有道的景觀改善工程。217日起進行施工,預計6月可完成醉月湖南側舊道。

三、為提升本校線上簽核公文比率,以符合行政院「電子公文節能減紙續階方案」,經本校同仁持續努力,總計105年全校線上簽核案件共27,572件,總公文量的 57.77%,較104年的 53.83%,成長3.94%,全校使用線上簽核比例最高之單位為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90.93%,行政單位使用線上簽核比例前3名為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90.93%、膳食協調委員會90.00%、進修推廣部83.50%,學術單位前3名為生命科學院89.14%、法律學院62.25%、理學院56.73%。

四、因應一例休疑義,先期說明及溝通,於106112日及24日辦理契僱人員勞資座談會,會中除針對事務組目前人事業務與政策進行說明外,亦就同仁之疑問進行回覆,以促進雙方之溝通與瞭解,增進勞資和諧,提振勞工之工作意願。

研究發展方面:

一、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於10638日公布2017年「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本校五大主領域「藝術與人文」、「工程與科技」、「生命科學與醫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管理學」排名全數進入世界前50名,本年度共評比46個領域,本校共有36個領域上榜,其中20個領域排名前5033個領域排名前100

二、燭股份有限公司104年下半年成立並進駐研究發展處育成中心,為育成中心首家培育之遊戲領域企業,6位創辦人之一為本校資工系人機互動實驗室之碩士生(創辦公司時為在學學生,現已畢業)。燭推出之第一款獨立遊戲<返校>,獲得廣大迴響, 106年遊戲上架Steam平台即榮登臺灣區冠軍,並一度上全球排行榜第3名,另於120日開幕之電玩展獲得獨立遊戲「最佳設計」獎。

三、科技部修正「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並自10614日生效。修正重點如下:

()凡申請科技部研究計畫補助之申請機構,應辦理完成下列事項,並填報「強化學術倫理檢核表」,連同相關文件於106121日前函送科技部;自106121日起,未辦理完成者,科技部得不受理所申請之研究計畫:

1.訂定學術倫理管理及自律規範。

2.指定或成立學術倫理管理專責單位。

3.建立學術倫理教育機制。

4.訂定學術倫理案件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 為提升首次參與研究人員之學倫意識,並配合上述建置學術倫理相關機制之時程,明定自106121日起,首次申請計畫之計畫主持人、申請書內所列首次執行該部計畫之參與研究人員及計畫開始執行後所聘首次執行該部計畫之參與研究人員,應完成至少6小時之學術倫理教育課程訓練,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送申請機構備查。

四、為培養本校師生優良學術倫理涵養,落實師生思辨學術活動合宜性及合法性,精進學術研究品質,擬設立學術研究誠信辦公室籌備處,以蒐集國內外相關資訊,規劃本校正式設立學術研究誠信辦公室之各項作業。

五、本校106年度截至106214日止,核定之建教合作計畫合計1,189項,經費總額計新臺幣198,128萬元。

國際事務方面:

一、交流計畫方面,1051213日至106215期間,共增加與亞美歐區域共計61015項協議書,全球學術合作合約累計達615331,322項合約。共接待10/區域1672位外賓。

二、國際學生招生方面,105學年度第2學期入學之新生,計有國際學位生6名、交換學生386名及訪問學生81名,總計473名,較去年同期成長8.49%

三、海外教育計畫之推動方面,105學年度出國學生:校/院/系級交換學生706名、訪問學生54名、短期/實習學生79名,海外暑期課程學生目前總計為839名,較去年同時期成長36.9%

四、2017/2018校級出國交換學生甄選結束,總錄取人數488人。

五、美國南加州大學校長暨校董會代表團於106221日來訪本校並簽署策略合作協議書,本校共24位院長、副院長、各單位代表與會,一同與南加大代表對談。未來將進一步加強雙方共同有興趣之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創新創業、生科技、共同投稿期刊、執行遠距教學課程、擴展研究實習課程及建立雙聯學位計畫等。

財務管理方面:

一、小額捐款(含線上捐款)自1051213日至106217日,共計新臺幣13,974,393元、人民幣10,000元、575元及美金193,173元,均詳列分配指定捐款,並委請主計室分發予各受贈單位。

二、財務處進行短期資金調度,控管閒置資金,105年活存未兌現支票比率為57%

三、財務處依投資管理小組擬定之投資業務方針、政策及資產配置原則,配合本校短、中、長期財務預算及現金周轉需求擬具年度投資規劃。短期資金投資計畫:以臺幣短天期定存與國內貨幣市場基金為主要投資標的;中期資金投資計畫:穩定安全為首要考量,以臺幣長天期定存為投資標的;長期投資以高利率與低本益比之國內外具規模、永續經營與成長性公司為主要標的。另視經濟情勢與產業循環特性,處分漲幅已高與未來成長性有限之標的,以確保獲利。

共同教育中心方面:

一、推動可計為通識學分之資訊基本能力課程為讓不分領域的學生在數位時代均具備資訊的基本學養,以期將資訊技能與自身專業結合而解決原屬領域之問題,並激發創意,自105學年度起推動可計為通識學分之資訊基本能力課程,並結合密集課程、線上課程等模式,以提升學生修習彈性。105學年度第2學期合計開授 15 門課 31 班。

二、依據「個別型通識課程改進計畫」,於105學年度第2學期共補助 74門課程( 82個班次),含討論課程共 26 門課程、實驗實習課程共 3 門課程、一般課程共 45 門課程,目前暫核之教學助理人數共 150 人次。另外關於基本能力課程及新生講座課程的教學助理補助人數共計 30 人次。

三、105學年度第2學期起,國立臺灣大學系統通識校際選課由原先 50 名,增加至 70 名額供學生選修。

圖書館方面:

一、因應本校停訂106Elsevier Science Direct線上資料庫,本年度館際合作文獻申請量預估將大幅提升,未來持續彙整讀者使用回饋,刻正擬持續優化JADE系統功能,並改善館際合作申請作業流程,期為讀者提供更優化的館合服務

二、進行校內教職員資料系統為便利本校教師利用圖書館資源,擬與校內教師資料庫進行系統接。目前已完成人工更新之API接測試,刻正持續擬批次自動更新之API,以及校內教師系統接之整體流程,期望未來亦能與學生、職員、校友等資料庫等進行接。

三、改善校內圖書代借系統之功能為讓本校師生善加利用圖書資源,簡化師生申請跨校區圖書之作業流程,擬改善校內圖書代借系統,期能讓讀者透過館藏目錄查詢,即可直接提出代借申請,以落實資源共享及互通,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價值。

四、圖書館行動版網頁改版提供便利新服務,全校師生藉由行動裝置得以便利使用圖書館的各項服務與資源。預計於1064月前同步於Apple StoreGoogle Play平台推出多項功能。

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方面:

一、開發到勤差假系統,以因應勞基法修法並研擬校內相關配套措施,針對排班、加班控管以及特別休假相關問題,依人事室及研發處所提需求,進行到勤差假系統使用功能新增修訂。目前進行以下作業:

()加強差勤控管機制,增修線上簽到退系統相關功能。

1.為控管上(下)班刷卡時間,增加須在緩衝時間內簽到(退功能。

2.增加加班簽到(退)功能,加班須先簽退正常班才能再刷卡加班。

() 加強加班控管機制,修改線上到勤差假系統申請加班之流程。

1.加班為主管依業務需要指派,除特殊情形外,須事先至差勤系統填報加班申請,並經主管核准,始得加班。

2. 事前填報加班申請並經主管核准者,始得使用簽到退系統之加班簽到(退)功能。

3.未事前填報加班申請者,如確有加班情形,因無法使用線上簽到退,應於事後補送紙本簽到退紀錄至所屬人事單位登錄,並於到勤差假系統補辦加班申請。若為事後補辦加班申請者,其簽核流程一律須簽至一級主管核准。

4.顯示單位加班經費使用情況,利主管控管。

二、開發校園緊急求救APP,為強化校園安全通報機制,緊急求校APP上架至Apple StoreGoogle Play,目前提供撥出緊急電話、傳送簡訊、email,並在使用者同意開啟GPS功能下傳送位置資訊到駐警隊。

三、提供高效能運算(HPC)服務,除硬體、系統的建置外,亦支援各類科學及商用計算軟體,包括:SASMatlabMathematicaDiscovery StudioMaterial StudioGaussianVASP等。並持續舉辦高效能運算服務說明會,介紹及推廣相關服務,發掘校內潛在使用者。迄今曾提供服務之研究族群,遍及數學、物理、化學、材料、光電、分子、量子化學、奈米、原子結構、生物、藥學、分子模擬、科學計算與統計研究等領域,涵蓋10個學院與3個校級研究中心共38系所,共約有145組研究團隊。根據2016年統計,藉由高效能運算服務所產出之研究績效,已產出超過上百篇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及學位論文。

 

(郭大維副校長補充報告學術倫理調查案件處理情形)

(郭副校長)校長、各位委員,在上次的校務會議之後,校教評會還有兩個院的調查小組,對於學術倫理案,也做了非常公正跟嚴謹的調查。我這裡代表我們的校教評會跟各位報告郭明良案的過程跟相關的結果。

各位代表桌上,可以看到有一份參考資料,總共有4個附件。容我用第1個附件的臺灣大學聲明,來跟各位報告過程。之後,我也用附件2來跟各位報告整個學術倫理調查的運作,根據學校相關的學術成果舞弊案件處理要點,它的程序是什麼,還有它的時間點。之後,我也跟各位報告,特別委員會報告的中譯本。(詳參附件10603F2.pdf學術副校長郭大維106.3.18提供本校校務會議代表參考資料)

事實上,在英文版的部分,在當初,我們在這個評會224日之後,在225日就已經公布上網。為了能夠讓大家比較容易閱讀,我們在313日的時候,也提供了中譯本,讓大家比較容易閱讀。之後,有一個附件,也讓各位看一下,這是在做一些相關調查的時候,所整理的相關資料。

所以請各位跟我起來看附件1。首先跟各位報告,臺灣大學在教師評審制度方面,已經有優良的傳統。我們的校教評會,除了學術副校長跟教務長之外,是由11個學院的院長,還有22位各院推選委員來產生的。它完全是獨立運作。這符合臺灣大學自由獨立的學風。至於外界對於臺灣大學教評會運作指責,有可能有操縱,我認為這是對臺灣大學自由獨立學風的一個汙辱。此外,跟各位報告,這個案件,因為牽涉較廣,為了求慎重,我們特別組成了特別委員會,特別委員會的成員,是多方徵求。

特別是跟各位也報告,126日,在各學院學術提升會議,還有1216日校教評會,我們都公開報告,也公開的徵求。

113日的時候,我們的校教評會,在跟各位處理相關的這個學術倫理案的時候,那時候特別委員會有9位委員,除了學術副校長跟教務長之外,7位是來自於校外,其中4位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主席也是校外的委員,另外,也有在美國處理學術倫理案最高的單位ORI DEPUTY DIRECTOR

在處理校長相關的疑似違反學術倫理的部分的時候,我和教務長都迴避。此外,另外一位特別委員,也基於迴避原則,離開委員會,所以總共6位委員。等一下我跟各位來報告。委員相關的一個報告。

在所有的運作方面,我們的院調查小組,跟我們的特別委員會,它的運作,是完全獨立、自主。這也符合臺灣大學的精神。也跟各位報告,在這個運作的過程中,我們的生命科學院跟我們的醫學院,也非常努力在進行它的調查。在這過程中,我非常的遺憾,有非常多外界不同的聲音,試圖影響跟干擾本校的調查工作,也造成我們的調查小組的成員,非常大的干擾。

不管是在裡面的成員,或是離開的成員,在網路上,受到外界非常多的攻擊。也包括我本人。當然,我感到非常的遺憾,我也譴責這樣的一個動作。各位也都知道,譬如說,我最近希望能夠洗清對我的抹黑。說呢,我有個密會,來操縱所有的這個調查的工作。我提供了登機證,還是沒有人要相信我。

我今天把我的護照帶來,我也影印了一份交給我們的主秘,還有我進入墨西哥的章,還有我從墨西哥回到美國,轉機的時候,美國的章,可以證明我118日,的確入境墨西哥;1111日的確到美國轉機回臺灣,我想應該大家不會覺得說我這個章,也是自己蓋的。

再下來跟各位報告,生命科學院總共召開6次會議,分別在去年的1114日、1124日、128日、1219日、今年的19日跟223日。請各位翻到下一頁。

醫學院也總共開7次的會議,分別在去年的1116日、121日、1222日、今年的116日、124日、27日、215日,過程中也有請相關的當事人提供了相關的說明。

特別委員會,召開了4次會議,分別在1117日、還有今年的19日、126日、220日。也跟各位報告,校教評會的部分,總共開了2次會議,第1次會議在113日,特別針對兩篇撤稿的論文,跟所有的委員,大家做了非常審慎的一個審議。那針對這兩篇撤稿的論文的第一作者跟共同作者,來做一些相關違反的學術倫理的一個報告。

224日的時候,各位都知道,是有始以來,臺大開校教評會開最久的一次,我們從下午的2點開到晚上的10點。在這之前,我們也請所有的當事人,提供書面的意見。譬如說,各位我桌上的這一本,就是張正琪教授所提供的書面意見。

她所有被提到、她可能有違反學術倫理的論文,在裡面全部都有。雖然我不能提供給各位,不過我們已經給教育部和科技部。那當然細節部分我再請我們的醫學院的院長,來做一下說明。

在這一次的違反學術倫理案的一個調查,審慎的調查呢,我們一開始,先從PubPeer上面,找一些有可能的論文,當然各位都知道,PubPeer上面,可能可以做匿名的攻擊。

不過,我們先從PubPeer開始,那麼我們收集可能的論文,我們再請國外相關的學者,幫我們做一些檢查。最後我們找出了可能應該要再繼續往下看的論文。在這過程中,也跟醫學院調查小組,做一個多次的討論,那當然,各位可以看到這一次的調查結果,在17篇論文裡面,2篇撤稿論文,有大量的錯誤。還有2篇論文,有一些重覆圖片的使用,雖然已經有一些勘誤,我們還是覺得應該追究當初為什麼有這些違反學術倫理的問題。還有4篇論文,有部分圖片跟內容,疑似違反學術倫理。因此,校教評會在所有的審議呢,大家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也讓當事人,希望他能夠提供,書面也好,或直接到當場來跟委員們,做一個討論。我們都盡量做到這些事情。甚至在國外的,如果不能來,我們提供視訊也可以,要提供書面也可以,我們希望盡量做到審慎。當然,各位可以看到在第5項第2點,有相關違反學術倫理,最後教評會的審議。

我要再向各位報告,所有教評會委員中,包含11位院長、22位推選委員,只有我和教務長是校方指派委員,我們代表全校,花了8個小時來作審議,其實是非常慎重的。

請各位翻到最後一頁,當楊校長疑似違反學術倫理案審議時,我們不只在特別委員會要迴避,在校教評會時,我和教務長、醫學院院長等人全部迴避,請另一位教授委員擔任校教評會主席,暫代職務,進行討論。我們盡量做到所有事情的迴避。

請各位看附件2。附件2是本校校務會議通過的作業流程,119日我不在臺灣,我收到相關的e-mail,我立刻回覆,也cc copy給人事室黃主任,接著由代理我的職務的張副校長在1111啟動請生科院開始調查。1114日我回到臺灣,也簽請醫學院開始調查。在這個過程中,所有調查小組委員都非常努力,可是很不幸,我們受到非常多干擾,我在此對所有調查小組委員感到很大的歉意,因為外界對你們有非常多的攻擊,甚至有人離開後,還繼續攻擊,我覺得這非常非常不對。他們企圖影響我們的調查,影響到臺大執行整個調查的工作,甚至希望影響到整個社會大眾、教育部、科技部,這是非常不對的行為。

整個調查在調查小組的努力下,113日及224日分別召開校教評會,所有工作都完全符合教育部規範,也符合校務會議要求我們所做到的。所有東西的啟動到完成,在校務會議要點中,是2個月的調查時間,必要時可再延長2個月,教評會的處理,也要在2個月內完成,整個過程,是符合教育部4+2個月的要求。可是很不幸的,我們受到非常多的譴責,我想,所有調查小組的委員,他們非常努力,我覺得應該給予肯定。

請各位翻到附件3,這是關於特別委員會的報告。特別委員會的報告在校長的部分,我及教務長迴避,參與的委員,都必需簽署迴避聲明書。而特別委員會成員就如同院調查小組委員一樣,依國內外慣例,是不能公開的,既然不能公開,又怎麼能說明?因此我們特別要求把報告公諸於世,讓世人來看,這份報告有哪裡不妥,能夠提供批評指教。我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取信於社會,也希望所有攻擊臺大的人,能夠看一看報告。

我向各位簡單說明報告的內容,這份報告是中譯本,已經上網,英文版本在225日也已經公開上網。內容如下:

1頁是相關摘要,談的是調查的重點、人員是誰。主要調查對象是楊校長,因為外界一直有聲音說不要自己人調查自己人,因此我們交給外面的人來調查,把結果給大家看,看是否有人覺得報告內容不妥。調查重點包括以下幾個部分:1.楊校長在相關論文中,是否足以列為共同作者?2.如果足以列為共同作者,有相關錯誤時,是否需要負擔共同作者的責任?3.基於上述問題,楊校長是否需要辭職?

2頁主要是關於調查委員會成員的改變以及調查的對象。

最主要請大家看到第3頁。第3頁是關於接受調查的論文,將所有可能違反學術倫理的論文全部都拿出來接受審視。

4頁是調查前述的3個問題。但在調查之前,有件事情必需先講清楚,這對整個調查是非常重要的。如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共同作者應具有哪些資格及責任?這些問題在所有調查中應是一致的,而且要能接受所有人的審視,因此從第4頁開始,特別委員會即參考國內外的相關作法,找出符合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共同作者的相關規範。F-1是說明通訊作者的資格,以及如果有問題所應負的責任。

6頁是針對第一作者,其資格及責任。F-3是共同作者的責任。各位可以看到,有關共同作者的責任,是有很多討論的,很多人看法不太一樣,因此包括美國倫理辦公室、Nature期刊等,都作了徵詢,到底大家的標準是什麼,因此底下有不同的論述。最後,特別委員會成員同意,應依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對共同作者責任的認定,這是在第7頁,這是和國際接軌的。而在Nature期刊前執行編輯Linda Miller也看過,也認為這是符合國際標準。

8頁,F-4是有關共同作者的責任,再往下則是調查策略。調查這個工作,必需有明確定義,才能清責任歸屬。

9頁的第一個問題是提到楊校長在論文中是否有足夠的貢獻並列共同作者?這部分,我們請楊校長及郭明良教授都提供說明,針對所提出說明及對該領域的研究與貢獻作審視,最後特別委員會以60的票數,認為楊校長擔任共同作者是合宜的。而這部分也交給獨立審查人Dr Linda Miller審查,而她也同意將她的名字公諸於世。

2個問題是楊校長如果可以擔任共同作者,詢問他在相關論文中有沒有問題,各位可以繼續看第12頁。特別委員會針對其內容和大家所做的工作,以60的票數,同意楊校長不需要為論文數據負責。

3個問題是楊校長在此過程中有所合作,是否應該辭職?各位可以看到從第13頁開始,有非常多論述,第一個論述是美國衛生研究院Francis Collins的例子,有沒有國外相近的案例來作比較。Francis Collins實驗室中一個學生有5篇論文產生非常重大的問題,Francis Collins沒有辦法察覺到這件事,所以沒有受到相關的懲罰。而Francis Collins後來也升任到美國衛生研究院院長。下一個問題問到,當研究合作對象違反學術倫理時,如果是系主任,該不該為系裡的教授負責?如果是院長,該不該為院內教授負責?如果是校長,如果校內有人違反學術倫理,該不該為他們負責?

14頁到第15頁,有提到相關案例,第15頁,也請外界委員進行相關審視,包括美國密西根大學的David G. Beer、紐約大學的Steven Burden來進行評析,也交給美國ORIDeputy Director John Dahlberg審視,相關意見請各位參酌。基本上他們認為應該不需負責任,要負責是不合理的。因此他們的結論是,楊校長不需因為郭教授團隊造假的實驗數據而辭職。之後,他們也提供一些建議。

我們也知道,臺灣大學在相關學術倫理調查以及過去相關證據保存上,有非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這部分等一下張副校長會向大家報告,學校內部應深切反省,未來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17頁也探討到,這類調查是需要時間的,臺灣大學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中,花了非常多心力及時間,特別要指出兩院的調查小組花了非常多時間,基本上很多工作都放下來,都在作這些調查。但是外界從一開始,去年年底沒有辦法完成,對我們不斷的攻擊。到今年,好不容易有些結果出來,又開始攻擊我們太快,我覺得這是非常荒謬的。

在這樣的一個案件調查裡面,美國至少要花12個月到18個月,我們在很大的壓力之下,我們的院調查小組的委員,基本上都放下手上的工作,在做這些事情,大家還是不滿意,我想我們盡量的努力,我們所有的資料,我們全部都交給教育部和科技部,這也是開本校的先例,所有要的資料,他要,我們就給他,讓他們也來查一查,到底我們的調查,是不是有任何疏失,我們完完全全可以讓所有的東西完全公開,讓他們來看,我們希望這樣的方式能夠以昭公信。

最後,在第17頁的時候,我特別跟各位提到,在討論所謂的學術倫理的時候,其實有很多東西是很模糊的,特別在第19頁的時候,談到所謂的moral responsibility,各位特別注意到20頁的最後的部分,有最後的一個討論,我引述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前副主任的一個說明,他認為:「道德責任」或是「倫理考量」 非常難以定義,且會因人、學術領域、社會規範而有所不同。基於這個原因,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在審議違反學術倫理案件時,從未將「道德責任」列為評估標準。這是他們的意見,在這裡我代為宣讀。請各位看到最後的附件4,附件4只是給各位看一下,在這個調查的過程中,委員會們也參考了在這幾篇疑似違反學術倫理相關的案件的時候,相關的醫學院的院長跟當時的校長是誰,各位可以看到從第1篇的NCB 2016到最後一頁的Cancer Research 2006相關的校長跟醫學院的院長,那當然,請各位來看一下相關的報告。再下來,我是不是請醫學院的院長張院長跟各位說明一下醫學院調查小組的調查。

 

(醫學院張上淳院長補充說明醫學院調查小組之調查)

(張上淳院長)以下向各位校務會議代表補充說明在醫學院的進行。

醫學院在14日時接到學校的指示說要開始成立調查小組,我們當天就上簽請學校同意,依學校規定,本來調查小組成員為5-7人,因為這涉及2個系所以上,規模相當龐大,我們希望可以增加委員的人數,讓調查可以更公正更客觀的進行,學校也同意讓我們增聘委員至9人。因為依據相關規定需要有校內外委員,我們開始徵詢校外的專家學者是否可以擔任我們院級的調查小組委員。最後在過程當中,有幾位因為需要迴避所以又退出,在第3次會議時,已經有9位委員到齊,但還是有1位因為迴避的理由再退出,所以我們最終由8位委員組成。因為已經進行幾次會議,所以我們決定中途不再增加委員,也讓事情變得稍微單純一些,最後也簽報校方我們由8位委員來進行這次的調查。

8位委員中,其中校外的資深專家委員有4人,校內委員有4人,裡面包括非屬醫學院的專任教授,所以委員其實是超過一半以上都是醫學院以外的委員,目標就是希望能進行公正公平的調查。在這案子內我們一開始就設定,我們可能不適合討論校長的相關事項,也向學校報告,也在成立校特別委員會後跟特別委員會做說明,所以後來有關校長的討論都是在校特別委員會中討論,在院級的委員會完全沒有討論校長相關的事情。在整個進行過程當中,我們第一時間很快的蒐集這些被質疑刊登的論文,還有在PubPeer網站上指出的所有的質疑處之外,我們第一時間要求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對這些被質疑論文說明的回覆,這說明回覆也請他們需要附上詳細佐證資料,詳細佐證資料就是實驗操作原始檔案和實驗結果的資料,以做為佐證。

進行當中,開始第一時間我們認為有問題的論文可能只有8篇,不過會議決議也是說,如果有新的論文被質疑出來,我們也會陸續加入進行調查。過程中校特別委員會後來也對這10篇的論文做了一些初步的認定,特別是有國際的比對專家對於其中的5篇(開始時是6篇,後來降到5篇,因為其中一篇,當時找不到這一篇論文,但最後我們也想辦法把它找出來了),這5篇是專家比對認為不值得或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被質疑處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最終共有17篇的論文在我們的list裡面,因為校特別委員會認為5篇是沒有疑問的,所以我們最終進行的是12篇的論文的詳細調查。對這12篇論文的詳細調查,除了剛才講的,請這12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回覆說明,請他們附佐證資料外,發現他們的回覆說明還是不夠清楚,佐證資料並沒有真正把原始實驗結果附在裡面,像這樣的一個狀況,我們會再通知當事人必須要把原始實驗結果的紀錄全部交給我們特別小組來做進行。

有一部份論文作者都說因為是2006年,已經是很久以前,所以這些實驗結果的紀錄已經無法再提供。基於各種不一樣的理由,所以有些無法有原始的實驗結果紀錄給我們調查小組來看,比較最近的有一些就都有提供比較完整的實驗結果紀錄,此外在過程中我們除了追問外,對於其他非第一作者和非通訊作者,其他co-author通通請他們自己回覆,在這個論文撰寫中他們的參與及貢獻度。也要求通訊作者,對於這些列名的作者的貢獻度作為一個詳加的說明。在這裡面看到不一致的東西時,我們還會經過小組討論並請相關作者(第一作者或其他重要的相關作者),再做追加的補充說明。此外,這次事件也涉及到學生的碩士和博士論文,所以我們把相關的碩博士論文也全部都調出來,這些可能涉及的老師,他們的升等著作目錄也全部都調出來。因為在醫學院的升等中,在系所或者到院,都有清楚的升等程序,所以他們的升等著作目錄也都一起調出來給所有委員檢視。在這些來來去去的聯絡通訊中,小組委員依剛才副校長所說的,這麼大量的論文分析,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我們開了很多次的會議討論再追加詢問等等,委員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做了交互的比對,還是要再次強調,我們這次有很多的校外委員參與的,所以不是我們關起門來自己做的。因為有很多的校外委員,所以我們也不方便時時刻刻請他們完全到足夠人數來開會討論,所以期間有很多是用電子郵件的溝通討論方式來進行。這些專家委員經過詳細的交叉比對相關資料和各當事人各次書面的回覆說明,包括提供的資料不完整再追加資料再說明,包含不同當事人對同一論文不一樣的說明去做說明內容的比對。這些小組委員都是長期從事於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的資深專家,對於論文是否恰當、是否有違反倫理,其實很清楚有在學術上他們可以做的一個認定。我們在每次開會特別是到後面都是逐篇的討論,每篇的問題及比對的結果如何,最後才綜整出當事作者的相關責任,這調查報告根據規定,我們送校教評會審議,因為這次還有一個校特別委員會,所以我們的調查報告也交給了副校長,交給特別委員會去作我們調查報告的一個認定。這裡面因為有涉及到一些碩士生也許已經出國了。其實我們在一開始開會時也有提到,如果相關的作者說是因為碩士生的論文而來的話,一定要讓碩士生也有說明的機會,所以在過程中很快的我們也請碩士生包括在國外的就用E-mail盡量聯絡。在聯絡的模式裡就是說明因為這次的論文事件有牽涉到他們的碩士論文,所以會提供機會,讓他們對於這件事情有適當的說明機會。並沒有任何的誘導,概念上是希望能夠保護我們的碩士生,讓他們自己有說明的機會,而不是其他的作者說把責任移到碩士生的身上,至於整個比對當事人的說明,當然不是只有單一個人的說明,我們就去認定一定怎麼樣,有些是有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說詞,我們會去參考多數人的說詞而去做認證。此外對於所謂是否違反學術倫理,因為專家委員也清楚,偶爾我們在做這些研究或做論文投稿報告時,難免會有小疏失,所以一次的疏失,通常大概是認為比較可以接受是無心之過。可是在同一論文中,多數複雜的疏失,這樣大概是比較難以接受這叫做無心之過。我只是代表小組委員的看法,在這邊跟大家做一個報告說明。此外跟特別委員會的報告裡面所提到比較類似的內容,就是如果有重複的發生,就比較難以接受是無心之過。所以在認證中有一些論文,我們後來看到PubPeer所指證的,當事人提供的說明,其實PubPeer指出的並沒有什麼太大道理,有原始資料確實可以看到,那個圖看起來,例如說畫Bar(柱狀圖),看起來兩個很像,可是其實實際的數字可以看到這數字是有一點點的小差異,但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完全重複再使用,像這樣子有一些就被指責有問題,是沒有道理的。有一些指出當然是有他的道理,但作者也很快承認有錯誤並且去做了所謂的correction,這樣委員有一些也會覺得這個可以接受是無心之過;可是對於重複發生的,我們多數委員就無法接受是無心之過。在這過程中剛才副校長也提到,事件發生之後,在校教評會對外說明後,還有一些後續的事件,例如張老師認為某一篇論文跟她的升等是不相關的。其實我們在教評會時也有看,她當初在系所教評會跟院教評會申請升等時,那一篇就是她的主論文之一,並不是如她所說跟她的升等完全無關。此外在教評會上當然也有委員,針對他們所提供的書面說明和到場說明提出詢問,其中,張老師對於4篇在PubPeer有質疑的都有提供相關的書面說明,裡面曾經提到她在某一張圖片中,調查小組後來看到她說沒有問題的圖片中,小組委員還是覺得有問題,所以根據校教評會上書面的答覆,我們也做了一個詢問說小組委員仍覺得有問題,並請她說明和答覆。其實這是根據到場狀況所提出的一個詢問,並不是在她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突然提出來的,這部分也做一點補充說明。其他最後的認定在校教評會上的報告中都已經有,我就不再重複說明。

 

(張慶瑞副校長補充報告相關倫理處理辦公室之進度)

(張副校長)校長、各位委員,臺大這次相關的事件在處理的時候,後來就覺得為防治未來類似事件儘量不再發生,希望透過集體的智慧與力量,能設計與定義一個機制及方法,防範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在農曆年前,已請各院推派一位熱心的教師參與,包括研發處同仁,在農曆年前已開過2次會議,317日開第3次會議,預計進度是希望將整體規劃案送6月校務會議決定是否依工作小組建議方式推動本校研究誠信辦公室或誠信與倫理辦公室,目前積極進行中。因為這一類事件,現在社會所有可能的處理文章,以這次事件就發現,其實是很多元的,也希望針對各個領域不同、各個學院不同,做一個綜合性的組織。原則上,前2次會議決議是分成3個工作小組,各負有不同的工作責任,昨日會議3個工作小組已提供初步結論,我希望能更具體化後,至全校開始做各院更廣泛的公聽會,希望能做一個整體性、無上限的防治方法,儘量避免類似情形出現。這3個工作小組是由所有各院代表及研發處同仁,依其興趣及專長作參與,進行約23個月的研究,初步結論如下:

一、研究誠信教育小組:研究未來如何提供臺大師生不同的訊息,讓他了解那些事情是在研究生涯過程中應該要避免的,因為所謂的研究誠信,有一些是無心之失,有一些是刻意的,我們希望能提供更多的訓練與教育,讓大家了解,以儘量避免無心之失,因為在上次校務會議大家提過,作為一個研究人員,從進入研究生涯的第一天開始,就應該知道,研究誠信倫理是生命最重要也應該要堅決遵守的一件事,當然有可能有些事情確實是你不了解的,我們希望在研究誠信教育計畫裡面,能不斷提供最新的狀態與知識,當然,不完全是新進的研究人員及師生,我們也希望現有的師生能不斷的更新知識,因為有些老師可能二十年前很了解當時的研究狀態與生態,可是經過數十年之後,可能有新的狀態出現,這個可能也要了解。這如何去實施還在研討與規劃中,應該在下月底開始,會做更廣泛的說明與公聽會,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共識,在6月做整體的報告。

二、研究誠信與倫理法規工作小組:由法律系同仁參與,因為我們慢慢發現,現在社會是複雜的,臺大在這次處理機制中確實發現,有些東西我們已經用現有機制發揮到極限,可是仍受到很多人不同的論點,我們希望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能建立更標準作業流程,其中當然包括調查與評估,這一次事件中發現,調查的程序有很多困難處,包括生科院及醫學院,可能都已盡了最大努力,可是證據的保全、資料的取得都有困難。不當的行為也分成很多類,第一個是行政事務,校內可能還有能力處理,接下來還有民事、刑事事件,甚至還有警察調查權的問題,學校到底能做到甚麼程度、怎麼做,如果不能做,如何移轉至有公權力的單位處理。我們正透過法律學院與相關同仁積極進行探討與規劃中。我們也希望能做出一個明確的規範,讓大家能夠適當的遵循。

三、調查委員會:本委員會基本上是明確界定不當的行為,確定利益衝突的避免是必要的,調查過程中牽涉到,因臺灣的學術團體是有限的,這裡面牽涉到調查委員取得的困難,與面對面時如何作調查,未來怎麼樣能做得更完整,也在進行中,最重要的是,如果涉及不當行為的人位處於高階,院系校都一樣,怎樣做適當行政程序的防範,讓獨立委員會或更上級的委員會能直接介入,這正在探討中,大概會開始舉辦全校公聽會,希望各位師生能提供更多的意見。

工作小組已花了23個月時間,整理完成後開始與大家溝通,6月至校務會議做整體報告,希望在年底前,全校能開始做示範實施,以上是這幾個月在處理的事情,謝謝大家。  

 

(楊泮池校長之續任聲明)

主席楊校長最後,我想請大家容許我用幾分鐘的時間,說幾句話。

在上次(17日)的校務會議,我曾經對本校的學術倫理案表達態度,也說明了我個人參與相關研究的情況。現在,這個案子已經在本校完成了調查和審議程序,有了審議結果。面對新的情境,我應該在校務會議上,再次有所表示。

大學運作的基本精神是:自治、自律。學術倫理案的調查考驗本校的自治能力,學校用嚴謹的方式,依相關程序,完成了這項工作。我人身在整個調查過程之外,這是制度原本的設計,我也盡到迴避的責任。當然,在學術倫理的事務上,本校還有許多地方要力求改進,我們要建立新的機制,最重要的是,要盡可能預防未來違反學術倫理情事的發生。

在這次受調查的論文中,有幾篇我列名為共同作者。我個人絕對沒有違反學術倫理的情事,也不知道有實驗室發生問題。我對整個事件感到非常遺憾。雖然調查結果明確顯示,我個人與論文發生的問題無關,但身為校長,我必須對事件表示態度。

在臺灣,臺灣大學是一所特殊的大學。由於歷史的因素,我們擁有很多優良的條件,也有很好的學生。但臺大不只依靠這些優勢。多少年來,學校無數的老師、學生、行政同仁、研究人員兢兢業業,點點滴滴,為社會、為教育做出貢獻,這些才是臺大成就的真正基礎。獨立自由的學風,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是師生與校友致力維護的風氣,這是創新與提升的先決條件和泉源。對於社會的責任感與回饋之心,則是本校另一項堅持的價值。對這所大學,我深以為榮。

這次的學術倫理案,是本校的一次挫折。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在自省與改進的基礎上,克服這個挫折,對臺灣、對世界繼續做出貢獻。事實上,臺灣的處境不容易,我們正面臨社會與高等教育的重大變動和挑戰,為了社會,為了年輕的世代,我們必須進步,並且尋求突破。

這次的案子,引起媒體和網路上的許多報導和評論,其中無論對於本校或我個人,都有許多不符事實和不合理的地方。對於這些事,我們仍然會繼續說明,並據理力爭,來維護臺大的校譽,維護說話、做事的合理性。

很遺憾的,單純學術倫理事件至今已演變為不顧事實、隨意指控、無限上綱的情況。對於這個事件中顯現的好惡等同是非、信口開河、少數人操弄媒體等現象,我深不以為然。臺大是臺灣珍貴的資產,期盼大家愛惜,我們希望臺灣出現更多的珍貴資產,但這不是靠打擊他人能夠成就的。

臺大在這件事上不斷受到傷害,我很不忍心。為了不讓臺大因此事件繼續受到誤解與攻擊,也為了臺灣學術界的和諧,在校教評會完成審議後的第一次校務會議,應該是由我承擔的時機。我誠懇提出請求:今年6月本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這個職位。我的續任案是校務會議代表在去年528日通過的,這是大學自治的核心部分,現在的不續任請求,也應該徵得校務會議的同意。

在這裡,我要謝謝同仁幾年來對我的支持與厚愛,更要感謝在學術倫理案調查過程中,同仁和同學的支持和信任,在來襲的狂風暴雨之中,臺大仍然維持穩定與互信。在接近四年的校長任期中,我感受到和師生一起工作、一起奮鬥的意義與美好,我深深感謝各位。謝謝。

 

(與會人員意見表達請參10603F3.pdf)

 

張慶瑞副校長暫代主席

吳瑞北教授、官俊榮教授提請召開臨時校務會議,經68位代表贊同(已足校務會議代表五分之一以上),決定如下:

有關校長表達不續任相關問題,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因應,具體議程由程序委員會決定。

主席宣布:依代表建議,由秘書室排定時間,進行臨時校務會議,針對此案,作更多廣泛說明。

主席楊校長繼續主持會議

10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各單位書面報告(10603A)存查。

教務處報告事項(本校學則修正案)補充資料(10603A1)存查。

貳、確認10617日會議紀錄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民國10617日校務會議紀錄依原文確定。

二、105117案執行情形暫不結案,105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10603B)存查,94~105學年度校務會議決議案繼續執行情形報告(10603C)存查。

參、常設委員會報告

程序委員會召集人林主任秘書達德報告:

程序委員會於10632日召開會議,安排10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議程及提案順序。請參考資料編號6191頁。

本次校務會議提案截止收件日為106224日,計收到1件報告案及4件提案。提案部分,包括學院提案2件及代表連署提案2件。其中105202案提案單位(進修推廣部)因需與人事室再行討論組織規程細節,本次校務會議擬予撤案。經委員討論後,105203105204105205案依序列為第123案,會議程序表通過。

96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程序委員會決議:「為提升校務會議議事效率,本會建議校務會議討論議案時,行政主管說明的時間與提案代表相同,除第1次說明時間不限外,後續每次發言以不超過3分鐘為限。此項議事規則請在每次校務會議前宣讀。」。另外,「同一主題每人發言以2次為限,每次3分鐘」之原則,自83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沿用至今。

肆、選舉

校產清理委員會選舉結果:

一、當然委員:總務長(主任委員)、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會計室主任、

附設醫院院長、總務處保管組主任。

二、推選委員:

()各學院推選之委員:              

  

       

   

       

  教授

管理學院

曾郁仁 教授

金必耀 教授

公衛學院

簡國龍 教授

社科學院

葉國俊 教授

電資學院

莊曜宇 教授

謝松蒼 教授

法律學院

沈冠伶 教授

王立昇 教授

生科學院

  張茂山 副教授

生農學院

張育森 教授

 

 

()法律系推選之2位委員、會計系推選之1位委員及森林系推選之1位委員

   

              

張文貞 教授

周漾 副教授

杜榮瑞 教授

 

蔡明哲 教授

 

伍、報告案

編號:105201

人事室報告:本校行政單位組織運作要點第九點修正案,業經106124日第2936次行政會議通過,依規定提會備查,並自10621日起生效。

本校「行政單位組織運作要點」第九點條文修正如下:

九、圖書館設館藏徵集、書目服務、閱覽、典藏服務、學科服務、特藏、系統資訊、推廣服務[、多媒體服務]、行政、校史館營運、社會科學資源服務組十一組,各置組長一人、職員若干人;另設醫學院圖書分館,置主任一人,職員若干人。分別負責辦理圖書收藏、研究資料資訊之提供事宜。

陸、討論提案

一、編號105203

袁孝維等提:建議校方加強協助各院系中英文網頁製作。

本案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請張副校長協調行政單位建立機制,協助各院系中英文網頁製作。

二、編號105204

醫學院提: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申請增設「臨床醫學研究組」及「臨床試驗組」。

本案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增設「臨床醫學研究組」及「臨床試驗組」。

三、編號:105205

朱士維等提:行政系統改進(招生與國際學人)

本案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

()大學部/研究所申請入學線上系統,並應有配套機制。

()請行政單位將與國際學人相關的文件與公告以中英並陳方式呈現。

、臨時動議

編號:105206

官俊榮等提:請補正本校現行成績繳交與更正辦法,以維護教師自主及學生權益。

本案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請教務處彙集校務會議代表之意見後,檢討本校成績繳交與更正之辦法,提教務會議討論。

捌、散會(中午1228)

10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代表出列席名單.pdf

106318日校務會議存查文件目錄

編號

文件名稱

1

10603A

國立臺灣大學10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各單位書面報告

2

10603A1

教務處報告事項(本校學則修正案)補充資料

3

10603B

105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4

10603C

94~105學年度校務會議決議案繼續執行情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