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94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紀錄
時間:民國94年10月22日(星期六)上午9時
地點:第2學生活動中心國際會議廳
主席:李校長嗣涔 記錄:江若慧
出席人員:會議代表總額335人(馮燕教授兼任學務長及軍訓室主任,陳基旺教授兼任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建教合作中心主任,張慶瑞教授兼任物理系主任及天文物理所所長,陳文華教授兼任工管系主任及商研所所長),實到259人(詳見簽到簿)。
壹、主席報告
本次會議應出席人數335人,目前已完成報到者有169人,超過法定人數,現在時間是9點13分,開始開會。各單位簡報摘要請參考書面資料,現在報告未來4年工作計畫:
今年6月22日本人新承校長職務,以三項核心的精神與原則作為努力的目標:「教育卓越」、「研究卓越」以及「關懷社會」。為達到這樣的理想也提出了本校面對的挑戰及解決的方法,希望打造臺大成為國際上一流的大學。
10月9日,教育部公佈了5年500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入圍名單,本校獲得每年30億的補助,要特別聲明的是,下個月初及月中要到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把預算解凍,如果沒有解凍,這筆經費也不能使用,所以在此呼籲各位校務會議代表,如果有認識或熟悉的立法委員,也能請他們幫忙,目前全國12個獲得補助的學校都在盡力做件事情。補助金額雖然比我們預估的少很多,但是本校仍然要面對社會殷切的期待,要在5到10年中進入世界前一百大。本校獲得補助的另一項條件是承諾在組織上走向法人化,雖然教育部目前沒有強烈的要求,但這是影響深遠的變革,而且世界各國的大學目前都在進行法人化,必須所有師生同仁嚴肅的面對。
以下謹從6個方向說明未來4年工作的重點:
一、教育卓越
臺灣大學到底要怎麼來教育這些國家未來的菁英?
(一)強調品格教育
今年9月初全校一級主管及各院院長到金山鄉參加腦力激盪營,在管理學院教授的專業帶領下,擬出了未來半年校務發展的行動方案。在這個會議裡大家一致的感受就是要重新塑造校園的核心價值,並給予新的詮釋,而這個核心價值就是本校的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在9月16日的大一新生訓練中要求大學新鮮人,認真思索「黃金歲月」、「臺大人」以及「敦品勵學、愛國愛人」的奧義。今後將透過老師們在課堂上或導生會時,都能提出相關的討論,以言教及身教來提升品格教育。
(二)營造校園人文藝術環境
本校已經組成人文藝術發展推動小組,對本校未來一年的系列藝文活動做總體規劃,並爭取企業界贊助。活動包括定期及沙龍式的藝文講座、音樂展演、戲劇舞蹈、繪畫攝影等,這些藝文活動將具有深度思考之特質,並建構出令人感動的活動面向。
(三)強化全人教育
目前具有全人教育理念的有共同與通識課程,將在共同課程上增加經典的選讀;在通識課程上要提升課程的品質,並主動規劃增加人文、歷史、哲學、心理與生命科學的組群課程。另外,邀請教學優良的老師來授課,採大班教學,給予助教小班輔導的方式。
在課堂外,我正在組織本校老師形成一個團隊,來寫一些文章(或轉載一些好文章),利用電子郵件與同學討論社會、人生的種種問題,將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及價值觀融於其中,希望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四)爭取優秀學生入學
以「選校不選系」為爭取優秀學生的主要策略。為此,本校將設立招生策略小組,定期進行招生策略的研議。例如:部分性質特殊的學院或領域,其招生改採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做法;研究生入學考試招生名額流用規定宜有更大的彈性。
(五)設立菁英學程
未來半年將規劃設置「菁英學程」,透過課程設計及社團活動以培育各科系優秀學生成為具備良好國際觀、卓越專業知識、多元創意思考能力,以及強烈人文關懷的優異知識份子,以引領社會風氣與國家發展。
(六)改善教學品質
明年將成立「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研擬中的部門包括規劃研究組、教師發展組、教學資源組,學習促進組等4組,並持續辦理提升教學品質研討會。在獎勵教學方面,明年度將增加教學傑出及教學優良教師名額一倍,教學優良獎也將給予獎金鼓勵,以擴大獎勵效果;繼續編印發行「臺大經師與人師」書籍,以鼓勵教學傑出教師。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的支持下將全面改善教室的視聽網路設備,並籌建新穎含有大教室的教學及實驗大樓。
二、研究卓越
所謂「國際一流大學」過去沒有定量的指標,只有定性的指標,其定義其實簡單明確,就是除了平均的研究水準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外,一旦提到某個領域就會想到某個大學某個團隊所做的研究;一個學校只要有幾十個領域具有這樣的名聲,就有資格成為國際一流大學。近幾年來上海交通大學根據6個指標,做了定量的統計分析為世界大學排名。本校於2004年名列全世界第183名,比2003年的第174名退步9名,雖仍為兩岸三地第1名,但北京清華大學在去年已趕到187名,只落後我們4名,他們在2003年是第214名,可以看出他們已緊追在後。
另外英國泰晤士報2005年初公佈大學評比結果,本校名列102名。泰晤士報是以5項指標作為大學評比的依據,5項指標中最重要的是「國際聲望」占50%,由全球88國、1300名學者評分。
(一)走向國際一流的策略
由上海交大的排名可以看出,要成為國際一流大學,除了平均表現要好外,傑出的成就尤其重要。因此必須要「拔尖」與「打底」並重,也就是「均衡發展,重點突破」。「拔尖」就是找出最可能成為國際一流的研究團隊,予以重點支持。「打底」就是對於缺乏資源以致發展受限的院系所,要找出瓶頸所在,針對瓶頸予以挹注資源,以提升平均的研究水準。
研究上的「拔尖」,一般是要找出新的或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而不同領域的整合,最容易創造出新的研究方向。本校人才濟濟,更多是孜孜不倦勇於任事的學者,對於國際新研究領域的發展,更是敏銳精確,學校必須全力協助。
(二)走向國際一流的實際做法
1.爭取及鼓勵卓越師資,改善支援人力
首先要建立合理而彈性的薪資制度,目前人事室、校教評會及研究發展委員會正在研擬。其次,將修正本校講座辦法及擴大講座的名額,使教授中一定比率的人數得以講座教授名義聘任。修訂「傅斯年獎設置辦法」,取代國科會傑出獎。研訂「學術研究成果發表獎勵辦法」,促使教師研究論文質的提升與量的倍增。研訂「傑出研究教授獎勵辦法」,減輕教師教學負擔,以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另亦將加強推動「特聘研究講座」及「講座教授」,吸引世界頂尖人才。改善研究的支援環境,比如興建新進教師宿舍、給予新進教師創始經費、增加高薪的技術支援人力、增加一般行政人力等。
2.加強研發環境的基礎建設
良好的研究環境是提升研究水準的重要關鍵,其改善措施包含了軟體及硬體的建設。首先要訂定校級整合研究中心設置準則和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設置要點。其次要籌建研究大樓,並建置全校性跨院系共同實驗室及大型基礎研究設備,以打破研究的瓶頸。在人力資源方面,建立「研究技術人員」的制度,訂定「研究技術人員」的聘審及彈性薪資。另外建立研究計畫、研究領域、研究主題、研究室專長、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等完整資訊的資料庫,以提供全校教師找尋其他領域合作的伙伴,並進而組成跨領域合作的團隊。
3.均衡發展
由各院院長組織策略發展委員會,督導院內各系所訂定國外目標系所,以五年為期迎頭趕上。最主要的任務是要找出系所發展的瓶頸,以挹注資源,而非依人頭來分配資源。
4.重點突破
訂定嚴格的標準,以慎選具潛力的頂尖研究領域及研究中心,找出論文被高度引用的老師,給予額外的支持,在上海交大指標中,兩岸華人大學中只有本校有指標,表示本校有不少被相關領域引用。一些具有潛力的領域,雖不屬於整合研究中心,仍應經過評審後予以支持。
(三)強化研發成果的管理與運用
將建立完善的專利與技術授權制度與辦法,提升專利申請與技術授權行政作業效能,提供智慧財產權教育訓練課程,積極協助研發團隊產出更有價值的專利或專利組合。
三、關懷社會
本校是國內最完整的綜合大學,也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大學,應該作為社會的模範,因此對社會風氣的評論、對公共政策的建議,並將學術研究的成果以平易的語言向社會介紹,也是臺大作為最具代表性大學必須負擔的社會責任。將設立公共論壇鼓勵老師針對各種社會現象、公共政策發表諍言或召開研討會,提出可行的方法,供社會各界作參考。
四、推動國際化
將規劃成立「國際事務處」統合處理國際學生、教師及研究人員相關事宜,以及與國外大學組織、姐妹校簽約等國際事務,並建構全校性完整便捷英文網頁,使國際學生能迅速了解臺大的教學、研究及學生活動內容。
(一)加強參與重要國際大學組織並主動擔任積極角色:本人10天前到日本參加UMAP大會,本校為理事長國,除了主持理事會議,並參加他們舉辦的國際會議。
(二)重點姊妹校交流:目前推動的實質交流,在學生交換方面,已簽約可實質交換的學生大概達到150人左右,每個學校2至3名,在自己學校付費,到對方學校參加1學期或1學年的進修。
(三)加強跨國雙學位制度:未來將加強「跨國雙學位制度」,目前已簽約的有3個學校,包括法國2個學校及日本早稻田大學,讓有能力、有興趣的學生都有機會到他所選擇的大學進修並獲雙學位,世界各國的學生也有更方便之機制來到臺大學習並獲得學位。
(四)優勢領域之重點研究團隊國際交流合作:由各學院系所選定其優勢領域中的重點研究團隊,與國際學界普遍肯定的國外進行「對口團隊」合作,提出申請案經學校審查通過者,得由校方協助推動實質交流合作,其經費並由學校補助。
(五)支持教師研究人員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事務:積極協助並鼓勵教師及研究人員參與各類國際學術事務,5年500億的經費有一部分用於國際交流活動。
(六)協助年輕教師及研究人員拓展國際視野:如所擁有的最高學歷為國內完成者,在升等為副教授或副研究員之前,至少應有9個月在國外著名研究機構進修或合作研究的經驗,以協助其拓展國際視野,培養其國際觀,建立未來研究國際化之基礎。
(七)博碩士班研究國際化:臺大將視各領域狀況由各研究所增列各種博士生之國際活動要求,例如畢業前應到國外相關實驗室實習至少3個月至1年,或至少出席國際會議自行發表論文若干次,每次回國應提出出席會議整體報告。臺大也將積極鼓勵博士生參與國科會之千里馬計畫、教育部的重點領域菁英人才出國培育計畫等,獲相關單位補助者學校將優先給予支援。
五、經營本校成為一個大家庭
將建立完善制度與檢討機制,修訂不合時宜的規章,例如配合本校發展,檢討組織架構,賡續研修本校組織規程。
其次,行政必須e化及網路化,要強化各行政系統整合,簡化工作流程,建立ISO認證。強化校友聯繫,定時發送校友電子報,暢通校友關心校務之管道,匯聚校友力量以促進校務發展。
為營造良好學習與生活環境,將持續加強校園綠美化,經過整體規劃,符應師生需求,使校園更為美麗宜人。另外將設立「訪客中心」,整合並提供校園環境資訊,配合志工系統,將對來賓提供滿意的服務。
六、研擬推動法人化
日本在2004年已經全國法人化,這次到日本訪問參與國際會議時,聽到日本全國評鑑主席談日本近20年來大學教育的改進,他們有一整套的方法制度,在1980年初期,日本首相就提出日本大學是他們國家的弱點,所以他們花20年的時間研擬各種方案,包含2004年的法人化,作為改進參考,他們甚至把講座系統全部打破,日本和歐洲一樣,是由教授、金字塔頂尖以及副教授和助教授形成一個團隊,他們也準備打破,要改變大學體系。德國在今年也全部法人化,我在UMAP會議上遇到泰國教育部,他們也在研擬法人化,即使我們教育部現在不再推行法人化,我們可以感覺法人化是世界潮流,所以我們要未雨綢繆,自己先研擬做法,將來政府要實施的時候,可以拿本校的版本作為參考依據。
國立大學公法人化是各國大學發展的趨勢,其目的在追求學術獨立、組織、財務及人事的自主。法人化要能成功的推動,其中兩個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維護學術自主」以及「現任教職員工權益的保障」。學校將組成法人化推動小組,仔細蒐集相關資訊,廣泛聽取全校師生的意見,務求法人化是在校內有高度共識的狀況下推行。推動小組也會與教育部保持溝通的管道,並扮演政府和學校教職員生間之橋樑。必要時學校將組團赴國外訪問,訪問國家包括日本、德國及其他正在進行法人化的國家,了解他國著名大學推動法人化的成果,以做為日後參酌的依據。
未來4年本校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邁向頂尖大學」及「法人化」兩大課題,針對這些課題謹提出上述分析及應對的方案,期望全校師生員工能夠共體時艱、群策群力,攜手共進,克服種種困難,協助本校邁向頂尖大學,開創嶄新的未來,這樣才能向社會交代、向歷史交代。謝謝各位。
本次校務會議各單位簡報摘要請參考桌上書面資料,並列入會議紀錄。
教務方面:
為於教務處所轄普通、共同、新生、綜合等四棟大樓教室加裝空調設備及E化教學設備,該處將於近期進行調查,並依其結果逐步進行改善。
為全面性強化學生英語能力,本校除持續推展學士班「進階英語」之教學外,對於碩士班研究生,將以非同步網路課程方式,提供其加強英語能力之課程。並推動「科技英語」課程之開設,供研究生修習。
本校94學年度擬接受評鑑單位計有共有外文、哲學、人類、數學、經濟、社會、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生理、病理、微生物、預防醫學、化工、材料、工業工程、植物科學、漁業科學、生農學院、公衛學院等院系所及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進修推廣部。合計擬受評單位為21個,特提會報告。
本校進修學士班企管系業經教育部核可自95學年度停招。進修學士班歷史系減少招生30名,名額轉日間學士班招生。
本校經校務會通過並經教育部核定於95學年度增設之系所班組有社工系博士班、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班等3案。特提會報告。
本校94學年度第1學期之註冊學生人數共31,520人,內含學士學位班16,510人、進修學士班1,217人、碩士班9,553人、博士班4,240人。
本校為便利中南部考生,95學年度碩士班一般生招生將於南部設置考場。
本校於9月15日假世新會館舉行辦理94學年度新進教師說明會,本學年度初次嘗試將教學品質研討會之內涵融入新進教師說明會中,除以教學品質之提昇為研討之主要重點外,並同時就教師相關權益進行說明,成效良好,未來將再豐富研討會內涵及辦理方式,以擴大其效果。
學務方面:
94學年度新生綜合資料結合註冊進行蒐集,第一階段註冊已於9月15日完成,第二階段註冊於9月30日完成、所蒐集完成的資料將移轉導生綜合資料查詢系統使用。俟各系、所導生指派完成後,各導師可以用計中帳號直接查詢自己導生的資料。
辦理社團評鑑:94年社團評鑑於5月20日假新體育館舉行,總計有100個社團參加分為7組,經社團評鑑委員會20位委員評鑑獲獎社團如下:
一、學術組:計有21個社團參加,特優獎取2名由模擬聯合國社、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獲獎;優等獎取4名由台大光學社、卡通漫畫研究社、攝影研究社、單車社獲獎。
二、康樂組:計有3個社團參加,特優獎取1名由土風舞社獲獎。
三、體適能組:計有8個社團參加,特優獎取1名由合氣道社獲獎;優等獎取1名由醫學院羽球社獲獎。
四、學藝組:計有26個社團參加,特優獎取2名由集郵筆友社、蛋糕製作研習社獲獎;優等獎取5名由管樂團、懷築古箏社、星韻合唱團、交響樂團、布袋戲研習社獲獎。
五、綜合組:計有16個社團參加,特優獎取1名由應屆畢業生代表聯合會獲獎;優等獎取3名由國樂團、傳統醫學研究社、中智社獲獎。
六、服務組:計有18個社團參加,特優獎取1名由漁村服務社獲獎;優等獎取4名由慈幼會社區服務團、鄉村青少年生活研習社、高雄地區校友會社會服務團、水上服務隊獲獎。
七、聯誼組:計有8個社團參加,特優獎取1名由新竹地區校友會獲獎;優等獎取1名由港澳同學會獲獎。
第一屆海外服務學習團:為鼓勵本校學生透過服務瞭解「服務學習」的意義及認識各地的文化,同時促進海外僑校中學生與本國大學生的交流,進而勉勵僑生到臺灣就學,特由說唱藝術社、僑生24節令鼓及臺大志工培訓班等13位同學共同籌劃「第一屆海外服務學習團」。該團由僑外組周主任漢東擔任領隊,於7月3日至7月11日赴馬來西亞地區5所學校、3所醫院、1間孤兒院及社區進行服務,活動期間並安排黃前學務長宏斌、謝前課外活動組主任尚賢訪視,對達成學生「課程、社團、服務」三合一志工服務,任務成效良好。
教育部舉辦「94年全國大專校院績優學生社團評鑑暨觀摩活動」,課外活動組推薦「漁村服務社」參加「服務性」評比,獲特優;「管樂團」參加「學術、學藝性」評比獲優等。
93學年度(93年8月至94年7月31日)晤談總人數共3,978人次(以時間點數計),每次晤談主訴最多者為情緒困擾,其次是自我了解問題,第三多者為感情問題。
總務方面:
為期符合文書處理手冊之規範,嚴謹呈現公文之高品質,各式公文範本已於94年9月更新,請各單位承辦人上公文管理系統網址(http://doc.ntu.edu.tw)依最新之公文範本製作公文。
新生地下停車場已於94年9月上旬完工啟用,提供校總區更寬闊的行人活動空間外,同時配合校總區內部平面停車空間適度的調整及塗銷,釋放原有停車面積,除可解決校園內腳踏車停車空間不足之問題,亦提供校園內更安全、舒適的交通環境。
本校自93年2月成立水電節約小組以來績效卓著,尤其節水部份, 92年原已下降5.62%,至93年下降幅度更增加為14.33%,截至今(94)年8月止,水費仍呈下降趨勢,由於節水成效卓著遂報名参加經濟部水利署舉辦2005年節水績優競賽,目前已通過初評及複選階段,將在近期決選,相信本校將有不錯的成績。
雲林校區:「第一期行政大樓規劃設計報告書暨設計圖冊」教育部於94年7月函轉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審議後函送行政院審核,9月獲教育部函復同意辦理。目前將進行第一期行政大樓統包評選作業。至「第一期醫療大樓新建工程」則於7月14日舉辦開工動土典禮,預計96年7月開始營運。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該中心與本校簽訂之學術合作契約房舍使用至94年4月14日屆滿,該中心已於93年9月6日將生技大樓、警衛室、污水處理場先行點交本校,宿舍部分預計94年12月31日全數交還。
本期校務基金預算經費部分包括總區出納組、社會科學院(含法律學院)、醫學院(含公衛學院)及進修推廣部各專戶,收入金額合計104億2762萬342元,支出金額為101億8947萬1271元。
「新月台」第3樓層場地委外經營(OT)案:「新月台」即新生南路地下停車場之地上建物名稱,由原設計者姜樂靜建築師與本校中文系蔡璧名教授共同命名,並經94年9月20日第2402次行政會議通過。1樓為球員休息室、2樓場地預定由生農學院農試場之農產品展示中心及研發會之育成中心廠商使用,正進行規劃及室內裝修設計中,3樓委託經營(OT)案於94年9月14日召開甄審會,總計有6家廠商提出計畫書參與甄選,由賈格艾格有限公司勝出,將結合簡易餐飲服務,提供一處兼具休憩及觀賞球場活動之空間,預計於本年12月中旬試營運。
研究發展委員會方面:
教育部辦理之「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本校業獲初審通過並於94年8月12日依教育部規定,向審查委員進行簡報說明本校發展重點與具體作法;8月31日,並依審查委員會意見函報50頁的計畫書在案。教育部於94年10月9日公布獲得通過學校,本校獲30億,其他學校:成大17億、清華10億、交大8億。
教育部設置94學年度國家講座,業經核定本校獲獎名單為數學及自然科學類化學系王瑜教授;生物及醫農科學類分子醫學所呂勝春教授;工程及應用科學類應力所陳發林教授。
教育部第49屆學術獎業經公佈,本校獲獎名單為數學及自然科學類海洋研究所白書楨教授。
中央研究院為鼓勵國內年學者在學術上做深入研究並有重要貢獻,每年特頒發「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本獎項分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三組,每組每年設獎額至多五項。2005年本校獲獎名單為數理科學組數學系王振男副教授、林依依助理教授;生命科學組醫學院小兒科張鑾英助理教授。
本校辦理94年度「傅斯年獎」分三部分授獎,獲第一部分肯定人文社會領域之研究貢獻者計有6人;獲第二部分肯定SCI學術期刊論文發表之學術貢獻者計有25人;獲第三部分肯定其他方面研究貢獻者計有7個獎18人(含2個團隊)。以上獲獎者,分別由 校長在教師節慶祝荼會頒授新臺幣10萬元獎金及個人獎牌一座。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AEARU)第十七屆理事會及第十一屆年會於8月8日至8月9日於中國上海復旦大學舉行,本校由包宗和副校長參加。
本年度之APRU(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校長會議6月30日至7月1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舉辦,由陳前校長與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周前主任一同出席。
「2005世界大學校長論壇」訂於94年11月13日星期日上午9時假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依據「『辦理2005年世界大學校長論壇』協商備忘錄」,由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擬訂具體計畫,邀請世界著名大學進行演講、座談。
UMAP理事會:94年10月12至14日(星期三)假日本東京召開UMAP理事會議及國際座談會,由理事會長本校校長李嗣涔主持理事會議,前往參加的臺灣代表包括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政治大學校長鄭瑞城、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世新大學校長牟宗燦、本校外文系副教授梁欣榮、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沈冬及助理陳瓊芬等,一行共6人。
自94年5月29日至94年10月22日訪賓總計19個國家,包括:瑞士、加拿大、芬蘭、韓國、奧地利、巴拉圭、瓜地馬拉、捷克、法國、瑞典、荷蘭、德國、泰國、澳洲、比利時、越南、日本、美國及大陸,共44梯次,169人。
共同教育委員會方面:
為規畫未來最適合本校實施之共同與通識教育架構與制度,共同教育委員會自93年8月1日起即進行為期1年之「台灣大學共同與通識教育改革之研究計畫」,針對國內外共同及通識教育之現況進行分析與了解,初步規畫完成三種改革方案,未來將再進行溝通、凝聚共識後提報教務會議討論。
該委員會獲校方補助推動之「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本學期第1次舉辦,目前已有8門課程獲得通過,希望透過「教學助理」的設立,落實「小組討論」並建置專屬網頁,以使本校的通識課程更多元、充實而深化,並有更多的優秀教師投入通識教育的行列。目前該改革計畫已訂於10月19日召開期初座談會及教學助理研習會。
為創造校園文化,提昇本校師生對通識教育的認識,94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教育講座主題《我的學思歷程》,擬邀請本校前校長孫震教授、慈濟大學名譽校長李明亮教授、和信醫院黃達夫院長分別發表演講。
93學年度服務課程徵文比賽作品已收錄於94年9月出版之《傳習錄—服務課程的省思》一書中,將廣發各學系,以宣導服務之理念,94學年度徵文比賽亦已開始辦理。
圖書館方面:
擬提供資料庫整合檢索系統,讓使用者在查詢資料時,可一次檢索多個資料庫,毋須透過不同介面與檢索方式才能查得所需資料,以增加檢索資訊之效率。由於該館資料庫數量繁多,第一階段先整合較常用之資料庫,此部分上學期末已完成大半,本學期希能完成第一階段其餘資料庫之整合技術,並改進查詢介面及功能,希能於本學期提供測試使用。
提供更專業、更符合個人需求之圖書館資訊服務,功能包括a.連結圖書館個人相關記錄;b.提供個人網路儲存空間,以儲存查詢到之電子全文;c.個人文獻分類整理服務,並可據此產出所需引用文獻格式;d.便利的文獻瀏覽註記平台;e.研究文獻建議及研究資源共享服務;f.常用工具整合服務等。
臺大圖書館受教育部委託,進行規劃「臺灣學術研究資源中心(Taiwan Academic Research Electronic Library, T-AREL)」,該規劃案包含產生推出(Push)的力量,建立機制以整合臺灣學術研究成果,透過網路有效推向國際舞台;及經由合作群策群力有效而經濟引進(Pull)國外電子資源兩大行動主題,目前已研擬符合需求之的組織架構、決策程序、運作機制、經費來源等具體方案。並分別於臺灣北區及南區召開專家座談會,希望能聽取各方專家學者對於T-AREL運作機制與組織架構的專業見解,結合多方建議以期規劃出切合所需且可行的運作機制,俾能藉由T-AREL的建立,提高臺灣學術研究能見度及使用率。
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方面:
配合辦理同步遠距課程,鼓勵校內老師開設主播課程,將老師教學精華與外校分享,並安排校外課程之收播,以達到和校外資訊交流互相學習之目的。
維護遠距教室系統作業與連線設備,並訓練專業導播,提高遠距教學或視訊會議畫面與聲音之品質及穩定度。
購置高效能網格運算主機群(Grid Computing),以提供學術研究所需之高效能運算。目前總計共配備212組計算節點。服務研究團隊遍及:物理系、化學系、資訊系、光電所、電子所等。
人事方面:
有關本校校長遴選後續作業如次:
一、陳前校長任期至本(94)年6月21日屆滿,其繼任人選經本校94年3月20日93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投票,及94年4月16日93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臨時校務會議暨94年4月24日校長候選人第2次投票,選舉出李嗣涔楊永斌二位教授為校長候選人後,即刻備妥相關資料於94年4月26日以校人字第0940011586號函,專案陳報教育部辦理擇聘。
二、案經教育部94年6月15日台人(一)字第0940081047號函核定由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李嗣涔教授接任本校新任校長。旋即籌劃並與主管機關聯繫訂於本(94)年6月22日(星期三)下午3時正假本校行政大樓第1會議室舉行校長職務交接典禮。
本(94)學年度專任教師升等案,經各單位推薦到校,並經人事室審查完竣,擬具升等人數統計表及初核結果彙整表,提經94年9月13日第2401次行政會議討論通過,並於10月3日至10月7日假第3會議室公開陳覽申請升等人著作,10月11日至10月14日開放升等人全部資料供校教評會委員審閱,10月16日進行升等審查會議。計副教授升等教授37人、助理教授升等副教授47人、講師升等助理教授4人、講師升等副教授3人,總共91人。另研究人員有助理研究員升等副研究員1人。
會計方面:
95年度預算案編列情況:預算經教育部核給補助教學經費44億962萬7,000元、工程經費2,571萬2,000元及農林作業組織1億1,300萬元,以上並經行政院核定在案。
本校94年度預算於94年5月26日因卑南文物轉移案被立法院凍結8億元,於94年10月17日校長赴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報告後續處理過程後解凍。
貳、確認上次會議紀錄及決議案執行情形(確認通過)
93218案檢討小組召集人羅昌發院長提:
一、請求確認本小組在大學法修正案完成前、後任務、權責及工作範圍,是否包括未來如果大學法修正後採混合一階段,本小組仍有權限。
二、建議學校向立法機關表達大學法修正案有關校長遴選的意見:
(一)校長遴選委員會組成之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總額之二分之一。
(二)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織、運作方式,委員總額、資格、遴選標準、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等產生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均由各校定之,並報教育部備查。
主席決定:93218案授權檢討小組視大學法修正案進度情形,研擬本校相關辦法,本案並列入繼續執行情形追蹤至立法院本會期結束,提出修正建議,向校務會議報告。
參、常設委員會報告
程序委員會召集人傅主任秘書立成報告:本會於94年10月6日召開本學期第1次程序委員會會議,安排94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議程及提案順序。本次校務會議提案截止收件時間為94年9月28日,計收到1件報告案、3件同意案及12件提案。提案截止收件後又收到1件報告案,以及1件代表連署提案,二案經與會委員討論後同意列入正式議程,各提案順序及會議程序表經與會委員討論後修正通過,並將編號94101及94105二案列為認可事項。
另外,秘書室於昨天以E-mail提醒各位代表出席會議,並檢附本校校務會議議事程序彙編提供代表參考。剛才簽到時發給各位一張出席卡,會議中如需表決時,請出示卡片,以便統計人數,所以請妥善保管,勿任意丟棄。
肆、報告案
一、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報告:本院附設農業試驗場、動物醫院、實驗林管理處及山地實驗農場等4單位組織規程部分條文修正案前經本校93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並以94年4月14日校人字第0940010213號函報教育部鑒核。教育部以94年5月23日台高(二)字第0940068160號函復,就相關條文再請修正;本校已於94年6月21日第2392次行政會議通過修正條文,並決議提校務會議報告。本校並於94年7月20日以校人字第0940021230號函請教育部鑒核,教育部於94年8月23日以台高(二)字第0940111239號函核復(附件1)。
(一)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農業試驗場組織規程第四條修正條文如下:
第四條 本場置秘書、技正、編審、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人。
(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組織規程第四條修正條文如下:
第四條 本醫院下設各科、室:
一、大動物及經濟動物疾病科
二、小動物內科
三、小動物外科
四、急診及加護科
五、實驗診斷科
六、病理診斷科
七、影像診斷科
八、住院室
各科、室置主任一人,均由本醫院院長商同獸醫學系主任就該系專任教師中〔及本醫院專任獸醫師兼任該系教師〕提請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及〔呈請〕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師兼任〔聘兼之〕。
前項各科、室得視業務需要呈請增減之。
(三)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組織規程第四、五、六、七、八條修正條文如下:
第四條 本處設下〔左〕列六組,各置組長一人,綜理業務。
一、教學研究組:有關教學實習、試驗研究及林業推廣等事項。
二、企劃組:有關森林資源之調查、經營計畫之擬訂、地籍管理及相關業務之企劃等事項。
三、管理組:林地、林木之保護及契約林地之管理等林業行政事項。
四、森林作業組:森林之培育、經營、利用、水土保持、林道之開闢維護及相關作業事項。
五、育樂組:生態保育、森林遊樂事業之經營、管理及相關事項。
六、總務組:文書、事務、財產管理(林地除外)、營繕、出納及其他有關總務事項。
前項各組並兼辦業務有關之研究、推廣事項。
第一項各組組長除總務組組長應專任外,餘由本處職級相當之人員兼任。
第五條 本處因地理分隔需要,於轄區設下〔左〕列單位,各置主任一人,綜理業務。
一、溪頭營林區
二、清水溝營林區
三、水里營林區
四、內茅埔營林區
五、和社營林區
六、對高岳營林區
七、木材利用實習工廠
前項各區、工廠主任由本處職級相當之人員兼任。
第六條 本處置秘書、技正、組長、主任、編審、專員、組員、技士、技佐、事務員、書記若干人,並得聘任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助理。
本處置營養師、護士若干人。
第七條 本處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兼辦統計事項。
第八條 本處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並置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四)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組織規程第九條修正條文如下:
第九條 本場置技正、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人。
二、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報告: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擬在附設農業試驗場安康分場設置休閒農業多功能服務與育成中心民間參與投資興建計畫案,本案主要向農業委員會爭取在安康分場設置休閒農業多功能育成中心計畫民間參與投資經費約新台幣壹億元,然後以BOT方式,由民間參與投資金額約新台幣貳億參仟萬元,合計約新台幣參億參仟萬元。主要作為公共設施工程、道路工程、景觀工程、建築工程及設備類經費和規劃設計及監造作業之費用。希望能透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將安康農場之安二區(原水工試驗模型展示場區)和農業與生態教育中心(原牛舍區)約1.8公頃土地變更使用分區為建築用地,興築農業設施做為農業育成中心,將其規劃為生態、休閒農業教育之用,包括展示館、宿舍、餐廳、教室、會議中心及停車場等教育相關設施,其餘區域則營造為生態教育體驗區或保留為教學研究區。
伍、同意案
第一案
案由:本校「校園紛爭調解處理委員會」委員名單如說明二,提請同意。
說明:
一、依本校校園紛爭調解處理委員會設置辦法第3條規定:「本會置委員7至9人,由校長就本校教師、職員及學生中提名,經校務會議通過後聘任之,任期2年。」辦理。
二、委員名單:蔡明誠教授(法律系)、夏長樸教授(中文系)、郭震坤教授(國企系)、季瑋珠教授(公衛系)、陳保基教授(動物科技系)、劉佩玲教授(應力所)、曾嬿芬教授(社會系)、戴瑞鵬秘書(理學院)、張源修同學(生工所博士生)等9位。
決議:同意。
第二案
案由: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名單如說明,提請同意。
說明:
一、依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辦法」第3條規定,本委員會置委員17至21人,由校長、教務長、總務長、學務長、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代表組成,校長為主任委員。教師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代表由校長自教、職員中提名,職工代表由校長分別自職員及工友中提名,學生代表由學代大會提名,經校務會議通過後聘任之。前項各類代表應具有性別平等意識,其中女性委員應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
二、校長提名:
(一)教師委員:孫中興教授(社會系)、劉靜怡副教授(國發所)、李茂生教授(法律系)、季瑋珠教授(醫學院家醫科)、黃長玲副教授(政治系)、葉德蘭副教授(外文系)、張玨副教授(衛政所)、廖婉君副教授(電機系)、林以正副教授(心理系)、張文貞助理教授(法律系)。
(二)職員委員:連鍾蕙編審(圖書館)。
(三)工友委員:汪仁渝技工(電機系)。
三、學代大會提名:
學生委員:馮子純同學(中文四)、沈佑龍同學(心理三)、劉馨寍同學(農推三)、陳捷瑜同學(工管四)、洪萩玲同學(法律三)。
決議:同意。
第三案
案由: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遴選委員出缺2名,提名趙永茂教授及湯明哲教授為遴選委員,提請同意。
說明:
一、依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設置辦法第2條規定:「本委員會置委員15人,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會計主任為當然委員,並由校長擔任召集人,其餘委員由校長遴選提經校務會議通過後聘任之,其中不兼行政職務之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三分之一。但其成員不得與經費稽核委員會成員重疊,必要時得聘請校外專業人士參與。」。
二、因本學期人事異動,遴選委員出缺2名,應予補足。
決議:同意。
附帶決議:本校相關行政主管卸任後,應經一定期限始得擔任本校經費稽核委員會委員乙節,請經費稽核委員會修正其組織規則後送校務會議審議。
(上午10點17分季瑋珠教授提變更議程動議,經一般同意通過,94108案提到94103案之後討論。)
陸、討論提案
一、編號:94101
公共衛生學院提:本校「公共衛生學院院務會議組織規則」第二條修正案。
本案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務會議組織規則第二條修正如下:
第二條 本院院務會議由左列出席代表組成:
一、當然代表:院長、學系主任及各研究所所長。
二、教師代表:由本院在職專任(不含合聘)教師互選之。惟各教學單位至少應有一人擔任。其人數應比當然代表多一人,任期一年,連選得連任。
三、職員及工友代表:由本院職員、助教及工友互選一人擔任。
四、學生代表:由本院大學部及研究所學生各互選一人擔任,任期一年。
院長得視需要指定相關人員列席。
二、編號:94105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提:本校「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務會議規則」第五條修正案。
本案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務會議規則第五條修正如下:
第五條 為本院之規畫、發展、課程改革及經費籌措,在院務會議下設置:主管會議、發展規畫委員會、課程委員會、學術交流委員會、財務委員會及編輯委員會。並視實際需要得增加或撤銷某項委員會。
三、編號:94102
人事室提:本校「聘任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教學作業要點」第二、九、十四點修正案。
本案經討論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國立臺灣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教學作業要點」條次修正改為點,並修正第二、九、十四點條文如下:
二、本校各學院聘任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教學,以具有特殊專業造詣、技能成就或豐富實務經驗足以勝任教學工作者為限,以兼任為原則,必要時得聘為專任。聘任後不得升等。
九、兼任專業技術人員職稱不分等級,統稱為「兼任實務教師」。其資格需具有與應聘科目性質相關之專業造詣、成就,或十年以上實務經驗,足以勝任教學工作者。
十四、本要點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行政會議、校務會議通過〔並報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四、編號:94103
醫學院提:本校配合新竹生物醫學園區發展需要,由醫學院規劃於新竹生物醫學園區設立6個跨領域生醫研究所。
本案經官俊榮教授提付委動議:「提案單位針對該6所未來資金需求、資源排擠及跨領域整合問題,經全校公開廣泛討論後提出具體規劃措施,再提校務會議。」付委動議以贊成34位/ 出席216位 否決。
11點55分張源修同學提:「休息5分鐘」動議,經一般同意通過。
11點56分主席宣布休息。12點1分會議繼續進行。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以 贊成163位/ 出席200位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
一、醫學院增設腫瘤醫學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Oncology)、臨床光電醫學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otonics)、臨床基因醫學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Clinical Genomics)、血管心臟醫學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Cardioangiology)、臨床組織工程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Clinical Tissue Engineering)、影像醫學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Imaging)等六研究所。
二、成立跨院系所諮詢委員會,由副校長主持,相關學院派代表1人參加,討論包括員額分配等事項。
三、向政府爭取研究所的資源,由國家生醫園區計畫支付,至少5年內完全由園區支付。
五、編號:94108
季瑋珠等提:本校委外與投資監督案。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
一、由校務會議成立委員會,通盤檢討本校委外與各種投資的現況,並提出管理與監督的機制。委員會成員包括總務長、學務長、會計室主任、主任秘書、各學院教師代表各1名、職員代表1名及學生代表3名(學生會會長、學生代表大會議長及研究生協會會長)。
二、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之運作模式應加以檢討。
六、編號:94104
教務處提:訂定本校「高等教育策進委員會設置辦法」案。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國立臺灣大學高等教育策進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一條 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增強本校高等教育之競爭能力,並帶動國家高等教育之健全發展,依據本校組織規程第三十七條設置功能性之「高等教育策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委員會)。
第二條 本委員會之任務,乃在於建設高等教育研究討論之平台,彙整國內外高等教育之資訊與本校教師之建言,並暢通交流管道,以共同探索高等教育發展方針,冀能將研討結論與分析結果,提供校長、各級行政主管及全校教師參考。
第三條 本委員會置委員十一人至十五人。校長、副校長一人及教務長為當然委員。其餘委員由校長提名,經校務會議同意後聘任之,委員任期兩年,得連任一次。
第四條 本委員會置召集人一人,由副校長擔任之,任期兩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第五條 本委員會之具體工作如下:
一、提出關於本校教育之各項建言,包括:
(一)如何增強本校高等教育國際競爭能力。
(二)如何開發本校所需教育資源。
(三)如何幫助學生學習。
(四)如何促進教師發展等。
二、提出關於國家高等教育之各項建言,包括:
(一)如何促進國家高等教育長期發展。
(二)如何提升教育之品質。
(三)如何建立高教分流。
(四)如何維護大學之自主。
(五)如何建立大學評鑑客觀的標準等。
三、蒐集國內外關於高等教育研究、分析之資訊,並適時刊布結果。
四、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六條 本委員會得舉辦座談會或學術研討會,並得設置網站以期建立充分交流之言論平台。
第七條 本委員會於每學年結束前,須向校務會議提交年度工作成果報告以及翌年工作計畫,經校務會議同意後實施。為使年度工作計畫順利進行,本校相關單位應給予適度之行政支援,本委員會之工作成果報告經校長同意後,得送請相關機關團體參考。
第八條 本委員會所需之經費,依校務會議通過之工作計畫編列預算,向校方申請核發。如有需要向校外機關、團體申請經費或接受校外機關、團體之捐贈時,均須事先經過校長同意。
第九條 本委員會未經校長之書面授權,不得以本校之任何名義對外發布消息。
第十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七、編號:94106
人事室提:「國立臺灣大學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草案。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邀請歷屆委員就不同狀況研擬妥適方式或策略,提下次校務會議討論。
八、編號:94107
人事室提:國立台灣大學教師出國講學研究進修要點第四點、第五點、第八點條文修正及增列第六點條文案。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第四點採現行條文,不予修正),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國立臺灣大學教師出國講學研究進修要點第五點、第八點條文修正及增列第六點條文如下:
五、申請出國講學、研究、進修之教師,如係由本校依據院系(科)所發展需要推荐,並獲政府機關或本校約定之機構補助者得帶職帶薪,其年限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進修以一年為原則,必要時得延長,期間至多三年。但為取得學位需要者,得再延長一年。
(二)研究以一年為原則,因研究需要得申請延長,期間至多一年。
(三)講學以一年為原則,必要時得申請延長,期間至多一年。
前項〔上述〕延長期間應予留職停薪,並需於期限內屆滿前二個月提出申請,並檢附進修、研究或講學之學校、機構證明文件,經由系(科)所教評會〔務會議〕通過後報經學院核轉學校逐年核定。
其非依據系(科)所需要由校方推荐者,不論有無獲得有關單位補助,一律留職停薪。
利用教授休假或寒暑假期間出國研究者,不受第一項得帶職帶薪條件之限制。
六、前條第一項所稱由本校依據院系(科)所發展需要推荐,指具有下列情事之一:
(一)由校長指派。
(二)由擬出國教師提出研究計畫書並檢附國外研究機構同意函,經系、所主任或院長依據系、所或學院發展需要擬具推荐信函推荐,再由校長組成審查小組審議後核定。
及所稱獲政府機關或本校約定之機構補助範圍如下:
(一)學費、學分費或雜費。
(二)生活費、交通費及保險費。
(三)其他必要費用。
八、〔教師通過升等當學年度如申請出國講學、研究、進修,其升等資格保留至回校任教後生效。〕
九、編號:94109
季瑋珠等提:請檢討並整體修正本校之教師評估、系所評鑑及優良教師甄選等辦法,以達提升教學研究之實效。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由校務會議成立專案委員會,各院推派代表1名並由教務長擔任召集人,就本案所涉3項辦法,透過院系所管道全面徵詢教師同仁及學生意見後,研議修訂案。在優良教師甄選部分,應邀請3位學生(學生會會長、學生代表大會議長及研究生協會會長)列席。
十、編號:94110
連雙喜等提:請成立「設置臺大托老所推動小組」。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成立臺大托老所研究小組,請主任秘書擔任召集人,並由社工系、心理系、醫學院、公衛學院之教師代表各1名,提案人代表3名及總務處代表1名組成,研究成立托老所之可行性,並負責與校園建設基金會溝通。
十一、編號:94111
丁一倪等提:請修正「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設置要點」第二條,於委員會成員中增列臺北市教師會代表乙名。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設置要點」請人事室全盤檢討後,提下次校務會議討論。
十二、編號:94112
連雙喜等提:請校方提供本校助理、副及教授等一定的基本的研究費用。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請教務處及研究發展委員會對教師研究經費協助的相關問題加以檢討。
十三、編號:94113
伍安怡等提:椰風專案第一期學人宿舍興建進度過度延宕,嚴重損害受配人權益,請校方立即檢討並限期解決配宿權益受損問題。
本案經討論及修正後通過決議如後:
決議:請總務處針對椰風專案相關問題與受配人於半個月內協調處理。
柒、臨時動議(無)
捌、散會(下午4時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