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113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紀錄
時間:民國114年3月22日(星期六)上午9時
地點:第2學生活動中心國際會議廳
主席:陳校長文章 紀錄:陳雅薰
出席人員:應到代表總額172人,實到135人,名單詳如出列席名單。
列席人員:22人,名單詳如出列席名單。
壹、主席報告
本次會議應出席人數172人,目前已完成報到者有89人,超過法定人數。現在時間是9點3分,開始開會。首先是主席報告(簡報檔如11321F1)
一般學術與行政方面
一、永續辦公室
(一)本校與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2025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分為主競賽與國際賽,冠軍獎金均為新臺幣100萬元。競賽已於2月10日開放報名,預計7月公布決賽入圍名單,並於8月19日在本校綜合體育館舉辦決賽暨頒獎典禮。
(二)2024年大學社會責任與永續報告書規劃以四個章節呈現:關於報告書、永續榮耀、永續治理與社會影響力。刻正向各學院與行政單位蒐集亮點資料、美編排版中,預計6月底發布。
(三)為通盤了解各大學電費分攤制度,除蒐集國內其他大學電費分攤制度外,也在校內其他單位協助下,針對本校歷年電費分攤制度進行整理。
(四)為推動循環經濟,於113年12月與共享雨傘廠商及館舍管理單位完成館舍場勘事宜,並簽文各管理單位確認站點;目前正參考過去類似案例研擬合約,準備進入簽約裝設階段。
(五)為發揮影響力,台灣永續治理大學聯盟將推動跨校議題合作,組成議題小組,透過各校的永續專業,帶領九校深度實踐大學永續治理,目前規劃成立溫室氣體盤查小組及USR推動與社會影響小組。
(六)為打造韌性校園、提升防災意識,與天災中心合作,於113年12月31日為本校一級主管舉辦「災害風險管理演講」,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秘主講,分享國內外校園安全之風險管理措施。
(七)本校共有兩個團隊獲得2025年《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楷模獎
1.產業共創組/攜手•雲林-特色農業產區 深耕產業鏈結(生農學院植物醫生/動物醫生團隊)。
2.永續課程組/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由創新設計學院黃韻如教授開設)。
二、校務研究辦公室
(一) 設計NTU Beyond Borders學生問卷,由國際處、學務處、教務處協助發放進行前測,以利後續評估 NTU Beyond Borders計畫之執行效益。
(二) 調查統計國際頂尖大學之各項收入來源與比例,並估算各校享有的生均與師均資源,與本校進行標竿比較。
(三) 研析國際頂尖大學之留才攬才、鼓勵研究、學生學習之策略做法,包括牛津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四) 盤點本校教師與校友歷年所獲之重要榮譽與獎項,包括中研院院士、國家講座、總統科學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學院院士、美國發明家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圖靈獎、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等,並建立資料庫。
(五) 為能善加運用校務資料,與一級行政單位合作,依據其業務需求,提供議題分析協助。發出議題調查表,今年預計執行 1-2 案,以使研究成果回饋至校務治理。
(六) 官網新增崁入專題儀表板,除了校務公開資料之外,新增不同身分有不同瀏覽權限之設定,供本校人員檢視瀏覽。
三、創新創業推動情形
(一) 創新設計學院
1.113-2學期開設28門正式課程,課程著重社會議題、跨領域、實作。針對所辦創新社區、地方創生、設計思考、互動設計、音像設計、使用者中心研究與設計、創新創業等七項領域專長,進行調整優化,讓學生有方向地跨域學習,在實作與反思中產生行動;其中「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課程獲得2025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永續課程組楷模獎。
2.探索學習計畫自110-1學期開始實施,113-2學期38人參與,累計163人次。協助推動「NTU Beyond Borders計畫:探索⁺SDGs」,有21組43位學生提出申請,審查後補助6組15位學生,支持學生在全球各地實現自我成長與夢想。
(二) 國科會科研產業化平台計畫(原國際產學聯盟計畫,下稱ILO)
1.本校與臺科大、臺師大、長庚大學及明志科大合作成立「臺灣大學系統科研產業化平台」(T5GIP),由本校主導提案執行,113年度計畫展延至114年5月31日。
2. 114年第一梯次「科研創業計畫」徵案,平台共計18案遞交申請,擷取名單共計6案。
四、重點科技研究學院業務
(一) 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電資學群洽談雙方在學生交換、師資合作及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機會,以促進兩校在半導體領域的交流與發展。
另與越南河內科技大學(Hano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ST)針對雙聯學制的合作細節進行討論,包括學生修業時間、畢業學分與課程規劃等事項。
(二) 為提升學生在學術環境中的自信表達,舉辦專屬講座「強化心理彈性,學習在壓力的海浪衝浪~與教授有效溝通」,透過實用心理學技巧與溝通策略,幫助學生克服與教授交流時的壓力與不安。
另舉辦「碩博士生研究交流會議」,除提供研究成果交流機會,亦頒發獎學金及實習績優獎,以公開表揚優秀學生並鼓勵持續精進。
五、國際政經學院業務
(一) 本校依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向教育部申請創新計畫,新增設立「國際政經學院」(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SPE)。創新計畫於113年1月3日函報教育部,2月27日獲教育部來函核定設立,計畫期程自113年8月1日至123年7月31日,共10年。為本校第二個依據創新條例設立的研究學院,全國第一個以「政治經濟」為國家重點領域、全國首個全英授課的研究學院。目前合計有7間合作企業,第8間合作企業預定於本年4月簽署合約。已於113年5月6日於徐州路校區舉辦揭牌典禮以及徐州路校區再造啟動儀式,校區及學人宿舍之修繕進行中。
(二) 國際政經學院「課程規劃」、「新聘教師」及「招生」進度如下
1.課程規劃:教育部目前已核定114學年開辦2個碩士學程「政經」及「財金」及1個碩士先修學分班「領導與管理」。114學年第一學期授課內容規劃中,已展開相關會議討論。
2.專兼任與校內合聘教師及業師聘任現況
(1)專任教師:教育部核定15名專任教師職缺,並先行核撥5名員額。聘任程序預定於本年3月陸續提送相關會議審查。
(2)校內合聘教師:刻正依程序與主聘系所辦理協商事宜。
(3)業師:已邀請多位業界具有特殊專業實務之人士,後續依程序提送相關會議審查。
3.招生現況:114學年開辦「政經」及「財金」2個碩士學程,各學程預計招收30名學生(本地生及國際生預估1:1),已完成114學年度碩士班第一階甄試招生。
(三)國際政經學院之國際及產學合作
1.國際合作:已完成與6校(日本早稻田大學、九州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澳洲墨爾本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科諾伯勒高等政治學院)簽署9份合約(內容包含:交換教師及研究員、交換學生及實(見)習等)。持續與8校洽談學術協議(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義大利博科尼大學;比利時荷語天主教魯汶大學;韓國高麗大學)。
2.已辦理6場訪賓接待及演講,並於114年3月辦理3場演講(包含3月14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丹福大學名譽教授Myron Scholes蒞校演講)。
3.產學合作:與台積電公司產學合作共申請11案,已獲通過11案。
六、雙語教育中心
(一) 為增進國際招生與提供本國學生全英語學習的機會,在雙語計畫的挹注下,已正式成立6個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專班-智慧工程科技全英語學士學位學程、生物科技與食品營養學士學位學程、半導體全英學士學位學程、土木系、經濟系與政治系,並開始迎接第一屆新生入學;另外文系已可提供足額英語授課滿足學生畢業要求;生技製藥學位學程與生科系兩單位亦在籌備中,目標是設立全英學士學位學程/專班;機械系則致力於提升英語授課比例,以滿足學生畢業要求。
(二) 規劃辦理本校113-2學期全英語授課的教學助理培訓,一般性培訓及專業領域培訓共5個場次,預計能提供400位EMI教學助理完成認證。由EMI教學資源中心辦理之跨校EMI TA培訓將辦理3場,邀請北臺灣鄰近學校之教學助理參加。
(三) 113-2學期持續開授及優化不同英語程度之課程,以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包括從提供低學習表現學生的滔滔英文課、培養修讀EMI課程所需技能的全英培力課程(EMIPP)、到進階的專業學術英語課程(「學術英語:管理領域」、「學術英語:生農領域」),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學習自信。114學年度預計推出屬工學院、理學院及社科學院的專業學術英語課程。
(四) 於1月8日至14日辦理為期五天之第三屆EMI Plus教師增能工作坊,參與之教師須進行五場次、共70分鐘之教學演示,執行上須由國際ISW系統認證之帶領員以每組4~6人之規模進行。本屆EMI Plus課程共培訓19位教師,透過高強度互動式課室體驗,幫助學員了解學生的學習困境,並學得如何透過彈性運用結構式教學法、實際撰寫教案與執行、數位工具,減輕備課負擔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學員在為期36小時的增能過程中,建立在回到任教校即可馬上實施EMI教學的「即戰力」。
(五) 為建立常態EMI校內增能課程,與教學發展中心聯合監製推出ACE教學認證專案最新模組:英語授課模組(EMI Module)。以ACE核心理念(Accessible Customizable E-learning)為基礎,整合雙語教學資源,針對初次設計EMI課程以及有意瞭解EMI教學的教師,提供全面且實用的學習內容;透過結構化線上課程,不限時地強化教學力。
(六) 為增進職員推動行政業務所需之英語知能、溝通技能及自信,113年12月19日起開設為期5週之職員英語增能專班-口說會話班與寫作班各一班,提供本校職員免費參加。寫作班主題為新聞稿撰寫與AI應用,口說班則為行政溝通會話,冀藉由職員英語能力的提升,強化對國際學生與訪問學者之服務品質。
七、椰林講座自112年9月首場演講以來,已陸續辦理11場次,吸引眾多師生參與,迴響熱烈,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中研院院士、國際知名大學校長、各領域重量級學者及企業領袖,演講順序如下:
(一) 桂冠系列(諾貝爾獎得主):名古屋大學天野浩特聘教授、以色列理工學院醫學院Aaron Ciechanover教授等2位。
(二) 領航系列(傑出學者或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劉立方院士、東京大學藤井輝夫校長、筑波大學永田恭介校長、維吉尼亞大學Suprateek Sarker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郭位名譽退休校長、筑波大學山海嘉之教授及京都大學湊長博校長等7位。
(三) 智創系列(傑出企業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國巨集團董事長暨創辦人陳泰銘先生等2位。
113學年度第2學期暫排定賀端華院士(114年5月9日)1場,後續將視講者連繫情況,賡續洽排。
八、臺灣大學系統
(一) 為提升學生對通識教育之廣泛瞭解、開拓國際視野,擴展全球願景,同時提升學術水準與國際聲望,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特捐贈每學期新臺幣玖拾貳萬元整,為期三年,作為開設「臺大全球通識講座課程」專用款。
(二) 年輕學者創新性合作計畫
共計補助6件,計畫執行期間自1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總補助金額為新臺幣450萬元整(每校各補助新臺幣150萬元整),補助經費皆已於2月初前完成撥款。
(三) 2025年國際先進科技與臺日工程交流論壇
於3月11日至13日舉行,由臺大系統邀請舊日本帝國大學組成的6U-HAPPIER聯盟(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名古屋大學、大阪大學、九州大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公立大學等學者,藉此聚集臺日兩地優秀的學者,共同發表並討論工程領域的研究趨勢,為使此論壇更具研發動能,另邀請國內外學術合作夥伴,開啟多邊學術合作可能性,透過不同專業領域進行多項研發,促進國際間學術合作交流。
(四) 境外學位生獎勵
為獎勵境外優秀學位生,並作為未來三校至海外招生亮點之一,特擬訂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境外學位生校長獎獎勵辦法,並於114年2月19日臺大系統委員會會議決議修正後通過。
九、臺大-中研院聯合辦公室(下稱聯合辦公室)業務
(一)113年度通過之12件合作計畫業於113年12月31日順利執行完畢,全數計畫已於114年2月27日前繳交期末成果報告,該成果報告亦彙整公開於聯合辦公室網頁,以利提供各方檢視其合作研究績效。
(二)114年度12件合作計畫,包含生命科學、應用科學、醫學、能源與經濟、人文歷史等各類研究主題,希望藉此交流合作機會能集結雙方頂尖研究實力,引領相關領域發展。
(三)另發行中英版電子報,第3期已由本校電子報平台發行,集結了3篇主題為「人文」及「生命科學」的優良成果文章,內容豐富精彩。
十、學校分部總辦事處
(一) 竹北分部
1.校門廣場工程案:截至114年2月26日實際工程進度98.37%。
2.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原名新碳勘中心大樓)新建工程:113年12月27日舉行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大樓興建永續論壇會議。114年2月19日可行性評估報告書經校發會審議通過。
3.科技創研大樓(NTU TECH大樓):113年12月27日期初報告書修正版同意核定。114年2月已由創新育成中心簽案可行性評估委託技服採購案及成立籌建委員會。
4.住宿會館BOT(會議中心、會館、餐廳)案:與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討論朝醫院募款興建BOT大樓。
5.竹北校區整體規劃修正案:113年12月24日勞務採購採購案決標,114年1月20日召開規劃案初稿第1次討論會議。
(二) 雲林分部
1. 3月19日於雲林校區鋤禾館簽訂中科院、臺灣大學、雲科大、虎尾科大之合作備忘錄,各方同意在人工智慧(AI)、無人載具、無線通信與國防科技相關議題等合作,以增進各校教育、研發、產業面之交流,暨提升雲嘉地區計畫發展
2.高齡醫學暨健康福址研究中心新建工程案:截至114年2月20日預定累計工程進度:75.630%,實際累進工程進度: 76.045%,進度超前0.415%。
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虎尾醫院醫療大樓及職務宿舍新建工程案:基本設計已經113年12月23日函請教育部送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續行審議並於113年12月30日審議同意核列函報之總工程經費。結構設計已通過。113年12月11日至12月30日辦理本案工程招標文件公開閱覽。114年1月9日第1次工程標採購評審委員會議。114年1月23日工程承攬廠商第1次公開招標。
十一、辦理「百大貢獻事蹟」遴選:為籌辦本校創校100年校慶活動,規劃於113-117年選拔本校百年來100項卓越研究或對社會有重大影響力之成果。113年遴選重大貢獻事蹟計24件,業於11月12日舉辦發布會,由相關學院逐一說明,廣獲媒體報導與熱烈迴響。114年遴選徵件已於113年11月22日發文各學院、校友總會及一級行政單位,請各單位踴躍推(舉)薦,後續將召開遴選委員會。
十二、113學年度行政品質評鑑業評選出標竿單位:國際處、環安衛中心及醫學院會計組,獲獎單位可依委員會所提敍獎建議名額,向考績委員會提報建議敘獎人員。另委員會評鑑後所提出的相關執行意見,將定期追蹤受評單位改善情況並提會討論,期有效且實質幫助行政單位提升行政品質。
十三、114年杜鵑花節於3月舉辦1個月的系列活動,本次主題標語為「杜鵑綻放,夢想啟航 / A rainbow of azaleas bloom · A myriad of dreams take flight」。開幕式於3月15日上午舉行,緊接著有1日的社團博覽會及2日的學系博覽會,以實體+線上方式於本校綜合體育館一、三樓舉行,並邀請臺師大及臺科大參展。校內各單位亦規劃一整個月的系列活動,包含校園及博物館群導覽、臺大農場走踏、人文科學展覽等豐富內容,邀請各界參加。杜鵑花況與其它相關活動詳列於杜鵑花節專網,民眾可上網飽覽杜鵑花團錦簇與人文學術兼備之校園氛圍。
十四、教職員工全人關懷服務方案
(一)全身健檢方案
好心肝愛心健檢第二期(114-117年)起跑。114年愛心健檢至2月28日近1,500人登記,已安排約900人受檢,預計7月初完成基礎套餐受檢,下半年進行影像醫學檢查。臺大癌醫分院LDCT方案持續提供服務。配合健檢方案,今年提供4場次校內聯合健康諮詢。
(二)健康促進方案
113年各單位聯合辦理82場實體、4場線上活動,累積超過6,300人次參與受益,平均滿意度97.11%。
114年各項服務持續提供,預計開辦20梯運動相關課程、11場休閒體驗活動、6場藝文通識課、7場主題工作坊及專題講座、10場圖書館活動與13場博物館群活動。
(三)服務宣傳提供
官方網站與LINE官方帳號114年持續維運,並協助校內各單位活動宣傳。全人服務相關訊息,亦透過電子郵件、校園公佈欄、公文信件交換、LINE社群等方式進行佈達。
十五、校友中心業務
(一) 傑出校友遴選
於114年3月6日召開第1次傑出校友遴選會議,確認本年度遴選作業時程。
(二) 傑出校友聯誼會
於114年2月4日辦理臺大傑出校友聯誼會第2次會議及午宴,採線上及實體會議併行方式。為讓傑出校友更瞭解校務現況及未來發展規劃,依會議簡報於會後歸納出六大議題,邀請全體傑出校友一同提供建議,以助母校完善未來發展規劃。
(三) 校友重聚
114年規劃籌備B55 五五重聚、B60 五十重聚、B70四十重聚、B80 三十重聚將分別於114年4月18日、114年4月17日、114年11月15日、114年5月24日辧理。
(四) 校友證
自112年7月3日起,新校友資訊系統上線,改發行電子校友證。113年10月30日起實施電子與實體校友證雙軌制。新系統上線後,截至114年2月止,共發放2萬3,500張校友證。
教務方面
一、114學年度招生
(一)學士班
1.本校114學年度學士班繁星推薦招生名額 (含半導體、AI、機械領域擴充名額)共434名,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114年3月18日公告錄取名單(第八類學群醫學系及牙醫學系另行於114年5月24日辦理口試,並於114年6月2日公布錄取名單) 。
2.本校114學年度學士班申請入學核定招生名額(含半導體、AI、機械領域擴充名額) 為1,787名,加計醫學系(公費生)12名及資管、資工二系外加資安組共4名,共計1,803名,外加名額原住民生41名及離島生23名 (澎湖離島9名、金門離島13名及離島連江1名) 。
(1)第一階段由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負責檢定及篩選作業,114年3月27日公布符合第一階段篩選名單,第二階段由各大學自行負責指定項目甄試。
(2)本校指定項目報名及繳費期間:114年5月1日至5日。
(3)本校指定項目甄試期間:114年5月15日至25日,114學年度第二階段甄試作業持續辦理共同試題筆試、口試時段登記、校內聯合預分發、弱勢生希望組等四項方案。
(4)本校指定項目放榜日期:114年6月2日上午11:00以後。
(二)學士班轉學生考試
本校114學年度學士班轉學考試招生名額一般生160名,網路報名日期114年5月6日-5月15日,考試日期114年6月28日,放榜日期114年7月31日,報到日期114年8月6日。
(三)碩、博士班
1.碩士班考試招生名額為1,796名,報名人數共14,772名,較113學年度 (14,155名) 增加617名。碩士在職專班招生名額為424名。
2.博士班招生名額為647名。113學年度學士暨碩士逕行修讀博士學位者共計201名,較112學年度增加31名。
3. 114學年度碩、博士班甄試錄取新生共計有237名錄取生提前入學,其中碩士生169名、博士生68名。
二、本校113學年度受評單位計有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光電工程學研究所、電信工程學研究所、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物聯網研究中心、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統計碩士學位學程、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等13單位接受評鑑,各受評單位依規定須於114/06/30前完成實地訪評。
另為蒐羅外部學者、專家對於本校治理與經營之意見,規劃於114年4月16日結合校評鑑指導委員會及校務諮議委員會共同召開會議,針對各學院之發展現況、願景、關鍵問題等面向共同討論並提出建議。
三、NTU Beyond Borders 計畫:114年首度徵件共計通過課程合作三部曲共5案、學習無國界共10案,包括有TAMU、Purdue、布萊姆、琉球…等美日德5國15校。
四、未來大學計畫
(一) 研議2025年未來大學計畫暨教務工作小組會議討論方向、委員組成、開會頻率。
(二) 完成臺大模式 (NTU Model) 手冊-《領域專長》、《學習規劃辦公室》、《國際讀書會》、《校學士》、《未來教室》計5本,《學士榮譽學程》及《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手冊114年2月上線,加以分享及推廣。
五、 推動臺大之高中生進階課程系列五年試辦計畫,鑑於108課綱實施後考招制度的變革,以及國內對高端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本計畫致力於以全新角度打造一個兼具創新與實用性的未來人才培育模式,專注於發掘並留住具有高潛力的高中優秀學生在國內就讀。透過有效利用學生時間,幫助學生及早接觸大學專業領域,俾進一步為未來學習與職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將以專案捐款以北區高中進行第一年的試辦計畫,第二年視成效擴大辦理。也期建立臺大完整的先修課程。
六、數位教學環境提升與優化
(一)NTU COOL:
1.截至2月27日止計有5,253門課程於NTU COOL完成網頁開設。持續協助師生順利地使用NTU COOL進行教學,提供文字與影片指引,並發行電子報以及提供電話、e-mail 與實體諮詢。
2.於113年2月5日更新影片字幕功能,提供教師在複製 NTU COOL 課程教材時,能夠將影片字幕一併複製至目的地課程。
(二)未來教室:
113-2教務處三間未來教室共計排入34門課,每周上課時數為91小時。
(三) XR教學推廣中心:
辦理VR360教案設計工作坊培訓教師29位;協助完成氣候變遷3D高階VR教案製作。。
學務方面
一、學生宿舍新建及改善
「新建學生宿舍」及「女四舍公共空間提升案」申請教育部新宿舍運動計畫補助,教育部於113年12月19日召開新宿舍運動複審會議,並於2月7日函復審查通過,將依審查意見說明或調整設計,「新建學生宿舍」預計補助約2.69億元、「女四舍公共空間提升案」預計補助約3千萬元。
二、預約未來職場,產學共育人才
(一)徵才博覽會
2025年實體與數位徵才博覽會活動總計達340多家企業參與,於3月8日實體博覽會有338家企業、超過456個攤位、超過4萬個職缺,開幕表演結合機械系AI研究成果,超過150家企業提供AI職缺;多元產業區攤位數成長近50%;提供中英文職缺資訊,超過170家企業開放外籍人才職缺;結合跨領域實習方案,超過180家企業提供不限科系職缺。另於3月10~28日辦理69場次公司說明會及5場次企業參訪。徵才活動產業類別囊括資訊業、精密工業、科技產業、知名餐飲、觀光旅遊等各行各業,為即將畢業的同學、校友們媒合理想職缺完成職場接軌外,亦讓在校的同學們及早了解就業市場趨勢,為職涯起步做好充足準備。
(二)職涯先備及跨領域實習
邀請知名企業業師,分享產業發展最新趨勢下未來人才樣貌與必備職能。
三、臺大藝術季
第30屆藝術季由「潮汐」團隊獲選,以「潮汐」為主題,映照現代人內心與外在的衝突,產生牽引與拉扯像潮汐般週期擺盪,持續漂流以尋找自我定位,並以裝置藝術《浪潮30》為核心,象徵藝術季與每一代臺大人共同經歷的起伏與變遷,展期自5月2~17日,除預定於5月2日開幕式活動外,另於振興草坪、學生活動中心、外語中心實驗劇場、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策展及於校園內辦理系列活動。
四、規劃畢業典禮活動
訂於5月24日上午9時,於綜合體育館3樓舉行,規劃1樓多功能球場作為典禮第2會場,提供座位、大型LED螢幕直播主會場實況並同步於網路實況轉播,第2會場除提供本校紀念商品展售外,並規劃於典禮結束舉辦室內野餐會,招募學生社團表演並邀集攤商現場提供輕食及飲料販售。
五、學務教務資料共享平臺
為促進校務實證研究分析及提供決策依據,制訂更適合學生需求之政策與輔導措施,學務處與教務處共同建立資料共享機制,於1月正式施行,由「智財權與個人資料保護暨安全管理委員會」下設「個人資料運用審議小組」負責,嚴謹審查資料提供範圍與准駁,建立完善事前審查及事後監督機制。
六、NTU Beyond Borders計畫
統合社團國際性活動及國際志工補助,鼓勵更多社團參與國際性活動,深化本校同學國際視野。114年寒假共核定補助46萬元、協助4個社團共56位學生,前往泰北進行服務、美國及香港進行國際交流。另天文社正與帛琉高中接洽研議115年服務內容。
七、 心輔中心
現有25位專任輔導人員(1位侍親留停)、2位輔導行政人員、1位單位自聘行政助理及26位兼任輔導老師;另有6位資源教室輔導人員。
八、 心輔人員進駐宿舍方案
於113年12月9~13日,每日晤談3名同學,共計協助25名同學可及性高之關懷支持行動,幫助其緩解生活適應等情緒和心理壓力。
九、 114年起由15位學輔專員於11個學院駐點服務。113年11月~114年1月協助學生校園適應等直接服務共計950人次,協助聯繫周邊資源及系所單位等間接服務共計1,949人次。
為讓全校師生進一步認識學輔中心及學輔專員制度,學輔專員依據各學院特性,於113-1學期辦理63場學輔講座與小型餐敘交流,並於期中考週在各學院發放All Pass糖,觸及約1,100名學生。另針對學院學生需求,運用學院資源或透過網絡合作辦理主題活動,深化學院輔導品質,113-1學期辦理34場主題活動,服務約815多名學生。
另為增進本校學生心理健康初級預防目標,114學年度將改由學輔中心承辦「新生身心健康普查業務」,刻正積極與原承辦單位(學生心理輔導中心)移交討論。
十、原住民族及族群平等工作小組計畫以3個子計畫展開進行工作,著手進行「族群平等教育推動案例研究及校園教職員敏感度現況」、「族群平等相關輔導及申訴救濟機制研究」、「族群平等歷史教育研究(包括臺北帝大時期之原住民族相關研究等)」,透過跨系所的合作,致力打造一個兼具多元史觀的族群友善校園。
總務方面
一、新建工程:人文大樓已於113年9月12日取得使用執照,文學院後續辦理「演講廳與多元文創展示廳」、「指標工程」等裝修工程中。學生宿舍新建工程申請都市設計資料審議及建造執照中,現施作圍籬、工務所及樹木移植等工程。教研實習大樓已於113年11月29日辦理動土典禮,截至114年2月19日預定施工進度2.93%、實際施工進度7.26%,進度超前4.33%,已完成基礎排樁工程。百歲紀念館新建工程細部設計進行中。竹北次世代智慧立體國土資訊中心可行性評估報告經114年2月19日校發會通過,現正辦理基本設計中。
竹北分部校門與周邊環境:現正進行廣場周邊瀝青面層舖設,預計3月初申報完工。
二、教職員宿舍新建工程:第一期6案,基地6目前施作室內裝修工程,預定114年6月完工;基地5目前基礎工程施工中,預定114年12月完工;基地4基礎工程及各項工程持續進行,預定115年8月完工;基地1基本設計審查通過,辦理建築執照申請作業;第二期基地26辦理建築執照申請中;基地20第2次基本設計審查中。
三、本校公文及檔案管理資訊系統於113年12月4日通過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委託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驗證,符合 NAA EDRMS-1:2020、NAA EDRMS-2A:2020、NAA EDRMS-2B:2020驗證規格需求。
四、公館停車場以車牌辨識系統取代既有票卡功能,收費系統導入多元支付功能,並與校總區現有網站串聯,以整合月證管理、優惠申請及折扣券使用,提升使用者停車體驗,使停車更加快速、便捷,已於114年1月啟用。
五、為讓外籍師生感受到無溝通障礙,114年2月13日於出納組網站新增英文版之所得稅扣繳常見問題及常用各類所得扣繳率簡表,期透過英文版之所得扣繳資料,提供給外籍師生未來申報所得時,能感受到快速且有效之國際化服務。
六、文書組依「教育部所屬機關(構)學校檔案管理考評要點」規定,推動本校所屬附設單位辦理檔案考評作業,作業週期以每三年至少考評一次為原則。已陸續辦理動物醫院、實驗林管理處、癌醫中心分院實地評鑑,提升檔案管理效益。
研究發展方面
一、為鼓勵本校教師接軌國際並與國外研究團隊共同研究,提升本校國際知名度,本校學術研究績效獎勵新增學術整體表現傑出以上論文國際合著獎勵制度,並同步調高頂尖論文分數,本試辦方案試行三年,並自114年1月1日起適用。
二、新進教師創始補助經費幫助新進教師快速建置研究環境並展開各項學術研究。113年度到職新進教師現已申請75件,申請比例為80%,總補助經費約新臺幣6,620萬元。新進教師專題研究計畫113年共核定50案,總補助經費約新臺幣2,010萬元。
三、為協助系所積極延攬學術優秀人才在本校服務,以提升學術能量及國際影響力,特訂本校延攬人才研究補助辦法。114年第1次申請至114年3月10日截止。
四、補助核心研究群計畫114年度申請案共計36案,經初審及複審決議,補助21案(107個子計畫),通過率58%,補助經費新臺幣70,413,000元。核心研究群另有續領案共35案,共計56個刻正執行團隊(279個子計畫,包含17位主聘在臺大醫院總院之專任人員),補助經費共計新臺幣115,074,000元整。114年核定核心研究群總補助經費共計185,487,000元。
五、學術研究生涯發展計畫(深耕型計畫及桂冠型計畫)114年度深耕型計畫核定補助共78案(新核定29案及續領49案),核定補助金額合計新臺幣62,874,471元;桂冠型計畫以配合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114年度核定補助共計70案,補助經費合計為新臺幣19,779,317元。
六、為提升研究效率與品質,推動大型合作研究,充實切要貴重圖書儀器設備,建立尖端研究環境,本校重整校內貴儀補助制度及貴儀委員會辦法。113年審議通過補助案7件,補助金額新臺幣6,810萬元。114年1月已發函提醒各學院可申請本年度貴重儀器。
七、國家重點領域國際合作聯盟辦公室(UAAT)
(一)UAAT與美國伊利諾大學系統(U of I)聯合徵案計畫,經教育部核定計畫8件,依領域如下:Next-generation Semiconductor (+Quantum) 2件、AI & Data for Human Well-Being 4件、Sustainability 2件,原核定執行期間自113年12月1日至114年11月30日,因雙邊共同執行之需,刻正向教育部申請變更前開計畫執行期間為113年12月1日至114年12月31日。
(二)國際年輕學者短期訪問獎助計畫,於113年12月中旬審查通過19件,分別為美國伊利諾大學系統(U of I) 4件、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系統(TAMUS) 2件、美國德州大學系統(UTS) 1件、捷克大學聯盟(ICU) 7件,日本九州沖繩開放大學(KOOU)5件,期透過接待學校與訪問學者之合作,提升人才循環及國際合作研究。
八、本校114年度截至114年2月11日止核定之建教合作計畫合計1,160項,經費總額計新臺幣22億9,609萬元。
國際事務方面
一、擴大碩博生招生-首辦北中南語文中心巡迴座談會
為吸引更多外籍學生留臺深造,首次在北中南的多個華語文教學中心,包括臺大文學院語文中心、國際華語研習所、師大國語教學中心、政大華語教學中心、清大華語中心、中興文學院華語中心、成大華語中心以及中山華語教學中心等,舉辦座談會和設置諮詢攤位,向潛在申請者提供最新的招生資訊與申請指引。活動共舉辦8場,約200人參加。
二、攜手境外學生-辦理三場國際學位生線上說明會
首次結合境外在校生與校友,以主題分享的方式進行,讓國際學位生的招生資訊更加貼近申請者的需求。來自捷克、印度、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及菲律賓等七國的學生參與了此次活動,單場參與人數最高達百人。會中提問熱烈,學員反應積極,顯示出對本校學位課程的高度關注與興趣。
三、為促進國際合作與平等互惠,本校與五所姊妹校合作,啟動共同種子計畫,旨在推動學術研究、教學交流及資源共享,為師生提供更多國際交流機會。自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執行,合作校包括法國波爾多大學、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及美國康乃爾大學,並計畫於2026年加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韓國高麗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2025年度計畫補助13件,涵蓋各學院,包括生農學院2件、理學院3件、工學院2件、社科院1件、醫學院2件、文學院1件、法律學院1件及國際學院1件。
四、臺大國際引路人計畫
遴選臺大境外學生於暑期至全臺企業、新創、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實習,由業界中高階主管擔任導師,為境外學生開拓多元職涯與留台機會。
2025年共計開放116間實習機構,派出176位導師,提供292個職缺,於2025年2月10日至2025年3月10日開放學生申請。
五、海外見習計畫
為期1至2週的海外學習計畫,於寒暑假期間提供學生們深入了解特定產業或企業的機會。透過計畫,學生們能將課堂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職場,拓展國際視野,並為未來職涯發展奠定基礎。2025寒假見習共四團50名學生參加,包括:法國巴黎時尚產業見習團20人、日本東京創新創業見習團15人、日本淡路島地方創生見習團10人及臺大–歐力士見習團5人。
六、百歲國際研究生獎學金計畫-盟校師培方案
為擴大國際研究生招生規模並強化與國際高中聯盟盟校之間的合作情誼,提供菲律賓科學高中系統及泰國七所盟校(包括馬希竇資優科學高中、朱拉隆功大學附屬大學預科班學校、國立法政大學附屬中學、威爾斯國際學校、正大管理學院附屬實驗中學、北欖聖母昇天學校、曼谷國際學校)的師培獎學金計畫。該計畫由盟校推薦教師,通過國際學位生申請管道進行報名。獲錄取的教師將可獲得此項國際研究生獎學金,進一步促進師資交流與學術合作。
七、113學年度全校出國學生總計1,150名(包含交換學生871名、訪問學生40名、雙聯學位生40名、短期/實習學生199名),與112學年度相較成長19.42%。
財務管理方面
一、小額捐款自113年12月1日至114年2月28日,共計新臺幣40,752,877元、美金712,548.55元;大額捐款(單筆滿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者) 共計新臺幣147,399,003元、美金2,425,618.75元,委請主計室依指定捐款用途分發予各受贈單位。
二、寄發清寒希望獎助學金感謝信給所有捐款人以表達校方之謝意,並祝捐款人新年快樂。經統計113年上學期,本校清寒希望獎學金及助學金共有470位同學獲獎,撥付金額1503萬5千元。由學務處及教務處協助提供獲獎學生的人數、金額及受獎學生回饋訊息資料,相信捐款人收到這份感謝函和獲獎學生的真心回饋能夠帶來更多正向的回應。
三、推動捐款資料庫之建置,目前進行資料來源之整理及模型架構之規劃,包含網站順暢性、資料的安全性及捐款資料的呈現年限、權限設定等,以精進行政作業效率並協助募款。
法務方面
一、落實本校法制作業規範
本校各單位透過法制作業檢核表、諮詢單、公文會辦等方式委託本處審閱校內法規,自113年12月至114年2月為止,本處協助修訂校內法規共71件。
二、協助處理本校各類公務訴訟
自113年12月至114年2月為止,協助民事(含調解、訴訟)及強制執行訴訟案共29件(含侵權、國賠、工程/採購履約糾紛、勞資爭議、強制執行等18件、商標類11件);刑事6件;行政訴訟、訴願、申訴、再申訴案等29件(含訴願、申訴、保訓會11件、行政訴訟16件、其他類2件),總計64件公務訴訟案。
三、維護管理本校校產
協助總務處、生農學院農場、山地農場、實驗林管理處、學務處等單位審閱校產相關契約及法律諮詢、列席校產維護小組會議,並協助處理相關法律爭議及訴訟。113年12月至114年2月間本處所提供之校產管理類案件統計:法律諮詢11件、審閱契約23件、訴訟5件。
四、提供本校教職員生法律諮詢
透過諮詢單與公文方式接受本校單位或教職員生所提與本校校務或師生共通權益有關之法律諮詢,並提供適切之法律意見,協助本校單位與師生解決問題。
共同教育中心方面
一、推展2025通識課程八大領域之新子領域發展計畫
現行通識教育八大領域下的各子領域自96學年度施行至今,已實施18年,為順應社會發展趨勢,陸續召開通識領域召集座談會、中心課程委員會及共同教育委員會,全面檢視並重整現行子領域架構。此次調整以未來10年為規劃框架,著眼於前瞻性發展,並將提送教務會議進行專案報告,期以NTU領導力通識教育為發展目標。
二、校學士推動情形
1.113年12月24日召開114學年度申請說明會。
2.113年12月25日辦理校學士學習經驗分享座談暨小畢典,113-1校學士畢業生1位。
3.114年1月15日參與教育部跨域修業試辦計劃交流座談,與預計推行校學士的八校進行分享。
4.113-2學期開設校學士綜整課程「校學士專題討論」。
5.114年3月15-16日參與杜鵑花節暨學系博覽會。
6.主編114年5月號NTU Highlights月刊。
三、113學年度第2學期共補助136門通識課程 (151個班次),包含討論課38門、實習課程24門、一般課程56門,以及語文類課程18門,共計核定補助教學助理298人次,其中包含溝通表達與職涯發展課程、新生講座課程或個別課程需求補助之教學助理24人次。
四、共教中心113-2學期與16個單位合聘之18名專案教師共計開授123門課程(含合授課程),提供約7,665個選課名額供學生修習。包括英語授課課程51門、通識課程57門(含專業課程充抵、溝通表達與職涯發展課程) ,其中開放100人以上課程計有26門。
五、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為期學程名稱符合學程發展目標,擬變更學程名稱為「運動科學與產業經營碩士學位學程」(Master Program of Exercise Science and Sports Business (ESSB)),並於114年1月14日舉辦更名說明會,預計於完備計畫書後,依行政程序提出申請。
圖書館方面
一、延長自動化書庫服務時間
為滿足師生的使用需求,自動化書庫服務中心自 2 月 17 日開始,試行於學期中延長開館時間,週一至週五之開放時間延長至18:30,延長開放時間提供已完成預約出庫圖書之借還與閱覽服務。
二、強化AI在圖書館的運用
因應AI的發展趨勢,圖書館於館員協助課堂教學課程選單中新增「AI素養」,亦於參考服務部落格、官方YouTube頻道新增「AI素養」分類,以支援教師最新教學需求。圖書館亦建置AI智慧館員服務,透過網頁及Kiosk平台,全年無休為師生提供即時協助,有效減輕館員工作負擔;結合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快速解答館務相關問題,也能協助使用圖書館的各項服務。
三、擴大行動服務應用範圍:擴展行動閱覽證、行動支付及Line個人化服務的服務對象及應用項目,例如:自助借書、空間報到、校外人士換證及臨時閱覽證、校友線上續繳年費等,以提升服務便利性。
四、推動無紙化服務:將進行櫃檯無紙化作業,包含失物招領、洽公及參訪申請等服務項目,減少紙張的使用,同時保障個資安全,提升櫃台整體服務品質及效益。
五、開放總圖書館研究小間單日借用線上預約:為讓空間更有效利用,預計於本學期開放研究小間單日借用線上預約模式,以滿足師生不同之需求。
六、推動總圖書館自習室空間改造:規劃自習室空間改造規劃,打造嶄新使用空間,提供學生優質的閱讀環境。透過空間的重新配置並調整24小時自習室之開放區域,同時搭配環控設備與智慧照明等硬體,以達有效節約能源之目標。
七、完成徐州校區舊法社分館空間點交
於1月20日與總務處完成徐州校區舊法社分館空間點交,該空間將由校方統籌規畫使用。本學期後續將進行徐州書庫淘汰期刊館藏註銷作業,以及原屬徐州書庫相關館藏地之館藏紀錄清查,以維護本館館藏目錄內容正確完整。
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方面
一、數位發展部委由資安院對臺灣大學進行資安實地輔導
主責資安防護輔導作業,包含增能培訓共七門課程,以及實地輔導作業(113年11月7日至113年12月13日)。實地輔導結束會議已於114年1月17日舉行,提供本校資安各項精進建議與措施。
二、為維護資通安全,落實資通安全管理法相關規定,依國立大專校院資通安全維護作業指引及資通安全責任等級 B 級之公務機關應辦事項辦理內部資通安全稽核,減少資通安全事件發生,爰以全校資安為目標,規劃資安稽核之主要期程及成果,並以公正客觀之立場,檢查本校各單位資安應辦事項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以確保本校資安管理制度之有效運作,草擬「國立臺灣大學內部資通安全稽核辦法」,已提第3186次行政會議討論修正通過。
三、因應新版ISO 27001:2022於111年10月25日正式發布,舊版ISO 27001:2013證書亦將失效。已於113年進行版本差異分析,針對改版新增條文,調整修訂程序書及作業說明書,並於113年12月10日完成ISO 27001:2022的轉版驗證,取得建議發證證明。
四、臺灣大學中英文網站製作平台
(一)因應臺大網站國際化目標,建立全校網站品質規範。發展全校跨院所英文網站內容知識整合管理平台,提供校內單位及教授建置RWD(Responsive Web Design)自適應網站。
(二)平台維運:提供使用手冊,教學影片及教育訓練,以利各單位維運。
(三)平台累計至113年12月總計有1,130個啟用帳號,250個一二級單位建置約800個網站(含測試),約200個網站已上線。
(四)第2期新增功能:新增2台網站平台部署主機,新增教授及單位網站部署、網站頁首頁尾樣式打包、教授及單位網站清單API、節慶版型、模組化功能擴充(全校公告系統介接、圖片欄位擴充、多階類別管理、行事曆、影音模組、線上客服API)等功能,已於113年11月1日正式上線。
(五)第2期擴充功能:統計報表及教學影片於113年12月完成,預定114年3月上線。
(六)113年12月辦理2場6小時平台教育訓練,採實體及線上混成授課,共有219人次參加。
五、NTU VDI 臺大虛擬桌面系統
利用最新的雲端運算提供跨平台的桌面虛擬化服務,讓使用者不受空間、地點、設備的限制裝置輕鬆存取計資中心所提供的各類軟體資源及服務,方便師生們做學術研究。系統提供了跨平台、裝置的連線方式,使用者可以利用任一種瀏覽器連線至NTU VDI,或是在使用者的任一裝置上安裝VMware Horizon Client,即可全功能使用。自111年起,提供FoxitPro專業PDF編輯軟體,自112年11月起因資安要求需從校內網路連線使用,校外使用請先使用校外連線服務SSLVPN連回本校網路後再做使用,教職員工或學籍曾異動過後復學第一次使用需來信申請開通。自113年起,系統更新,將桌面服務升級至Windows11與Office2021,並於114年更新Office至2024版歡迎多加使用。
六、推動落地生成式AI (GAI) 建置應用及資安、AI等基礎系統升級計畫。正進行需求評估、經費預估及採購程序以更新相關網路、軟體及設備,提高全校師生同仁教學研究服務品質。
七、規劃、建置與管理本校校園無線網路服務
為解決校園無線熱點問題,於113年導入WiFi 6E的無線網路規格來解決校園面對的熱點問題,於112年8月25日數位發展部宣布開放WiFi 6E頻段,尤於WiFi 6E 採用6GHz(頻寛是原WiFi 6二倍多)。由於師生的教學及研究非常依賴校園無線網路,為提升教學及研究品質,已於114年1月完成校級二百人以上教室、新體育館及圖書館地下室WiFi 6E頻段無線網路建置。
國內電信業者於113年6月30日起關閉3G網路,並採用VoLTE,VoWiFi 又稱Wi-Fi Calling, 是利用WiFi 連網撥接電話的服務,屬於VoLTE功能之一,因本校有很多地方電信業者收訊不佳,透過VoWifi方式解決電信業者通訊問題。已建置無線專用防火牆(Carrier-grade NAT),屬於電信等級防火牆,網路頻寬可達10Gbps,提升校園無線網路服務品質。至114年2月17日止共有3,656顆無線基地台(AP) 。
自110年1月13日起,提供全校無線網路服務即時統計資訊,內容包含校區即時資訊、建物即時資訊及流量即時資訊。校內無線網路於113年11月15日至114年2月11日期間,平均使用人數(無線裝置數)前10大建築物依序為:總圖書館、基礎醫學大樓、共同教學館、社會科學院大樓、管理學院二號館、普通教學館、新生教學館、綜合教學館、博雅教學館、博理館;中,前10大建築物之使用人數(無線裝置數)占全校之使用人數(無線裝置數)約為30%~35%。整體而言,全校無線網路同時最多使用人數(無線裝置數)約為40,000人(裝置)。
113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各單位書面報告(11321A)存查。
主席宣布:有關代表詢問涉及各處室業務,請教務處(學期開始時間、寒暑假課程)、總務處(全校停車費 率、停車位、停車資格等)、人事室(部分身障人員之福利與工作權益)規劃研議,於下次會議提出報告。至人文社會領域學術著作奬勵應有不同獎勵基準一節,俟教育部補助方案確定後,請研發處再行研議。
貳、確認113年12月21日會議紀錄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一、民國113年12月21日校務會議紀錄依原文確定。
二、113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11321B)存查,94~113學年度校務會議決議案繼續執行情形報告(11321C)存查。
主席宣布:110213案涉及修正「法務諮議委員會設置辦法」相關作業一事,請法務處依決議研議。
參、常設委員會報告
一、程序委員會召集人王主任秘書大銘報告
程序委員會報告請參考資料編號6(各單位書面報告)第19-1頁。
本會於114年3月6日召開會議,安排113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程序表及提案順序。本次校務會議提案截止收件日為114年3月3日,計收到3件討論案(113201~113203案),分別為校長交議案2件、代表連署案1件。經委員討論後,提案順序照案通過、程序表修正通過。
另依前次(113年12月21日113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主席於臨時動議指示本會討論精進議事程序案,秘書室及吳瑞北委員皆提出相關修正案,經本會委員於114年3月6日會議討論,業完成修正校務會議提案單1種(詳資料編號6各單位書面報告第19-2頁),其下方提案連署人數說明,授權由秘書室每學年度依校務會議代表總額修正之。
依96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程序委員會決議:「為提升校務會議議事效率,本會建議校務會議討論議案時,行政主管說明的時間與提案代表相同,除第1次說明時間不限外,後續每次發言以不超過3分鐘為限。此項議事規則請在每次校務會議前宣讀。」另外,「同一主題每人發言以2次為限,每次3分鐘」之原則,自83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沿用至今。此外,依109年3月21日校務會議決議,禁止校務會議中進行直播。
二、校務發展規劃委員會專案報告
「百歲紀念館新建工程」報告案:平田晃久建築師簡報。(簡報檔如11321F2)
主席宣布:針對全球氣候變遷及臺灣高溫、多颱風等特殊氣候形態,請總務處召集永續辦公室及建築師將未來20年或更長遠的因應納入規劃設計;另有關本案停車位配置涉及學校整體規劃,請總務處提下次校務會議報告。
肆、討論提案
一、編號:113201
總務處提:本校「教職員宿舍委員會組織及議事規則」第一條至第九條修正案
決議:照案通過。本校「教職員宿舍委員會組織及議事規則」第一條至第九條修正如下:
第一條
國立臺灣大學(下稱本校)為設置國立臺灣大學教職員宿舍委員會(下稱本會)及規範本會議事程序,依國立臺灣大學組織規程第四十一條規定,[設教職員宿舍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訂定國立臺灣大學教職員宿舍委員會組織及議事規則(下稱本規則)。
第二[四]條
本會任務如下
一、宿舍興建或管理維護之計劃。
二、興建資金之籌劃。
三、研擬有關本校教職員宿舍分配或調整之[辦法及]規範。
四、校長或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二]條
本會置委員若干人,由本校依下列規定聘任之,其中一人為主任委員,由委員互選之:
一、當然委員:由總務長、人事室主任及主計室主任擔任。
二、推選委員:
(一)教師委員:由[及]各學院[教師出席]校務會議教師[之]代表各互選二人[,]。
(二)職員委員:由校務會議之職員代表互選二人,另由全校職員中普選二人。
(三)其他委員:由校務會議之非屬學院教師代表[體育室]、研究人員代表及[、]助教[出席校務會議之]代表互選一人[及職員四人組成之。職員委員由出席校務會議之職員代表互選二人,另由全校職員中普選二人]。
推選委員出缺時,依前項第二款規定遞補至原任期屆滿為止。
第四[三]條
本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委員互選產生,另置]秘書一人,由總務處教職員住宿服務組組長擔任。
第五條
本會推選[任]委員任期[為]二年,每年改選二分之一,連選得連任一次。
第六條
本會[原則上]每學期[開會]舉行委員會議一次[,]。但主任委員得視實際需要,召[集各委員加]開臨時會議。
前項會議以主任委員為主席,主任委員因故不能出席時,由委員互推一人為主席。
第七條
本會認有必要時,得延請本校法律顧問及有關人員列席會議。
第八條
本會得視[依]需要設各種工作小組,各由本會推派委員若干人組成。
第九條
本會之決議,應以本會現有總額過半數委員出席,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為之。
委員應親自出席委員會議,因故未能親自出席者,得指派其他人員代理出席。
前項受指派代理人,列入出席人數,並得發言及參與表決。
本會議案經徵得主任委員同意,得採通訊投票。但有五分之一(含)以上委員連署反對通訊投票時,必須召開會議議決。
二、編號:113202
吳瑞北等提:為提升台大的教育品質及國際學術名聲,協助校長落實治校理念和承諾的發展目標,貫徹校務會議提昇教學研究品質的各項決議,有必要擴大教授及學生參與校務的推動和監管的機制,提請成立研議小組,討論設立「校務優化及監督委員會」之相關事宜,並研擬相關組織及運作細則之草案。
決議:經舉手表決,以贊成24票、反對70票否決。
三、編號:113203
人事室提:本校「名譽教授致聘要點」第一、二、六點修正案。
決議:照案通過。本校「名譽教授致聘要點」第一、二、六點修正如下:
一、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簡]稱本校)為崇敬在教學、研究或行政工作上有卓越貢獻之教授,於其退休後致聘名譽教授榮銜,依[本校]國立臺灣大學組織規程第五十條規定訂定本要點。
二、名譽教授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教學成績卓著,曾獲相關教學獎項,且在本校擔任專任教授十五年以上。
(二)學術研究上有特殊貢獻,享有國際聲譽,曾獲相關研究獎項,並有具體事蹟者,且在本校擔任專任教授七年以上。
(三)服務成績卓著,曾兼任行政職務,對於行政發展著有貢獻,並有具體事蹟,且在本校擔任專任教授十五年以上。
(四)曾獲聘本校特聘教授或校級講座,且在本校擔任專任教授七年以上。
(五)曾任本校校長、副校長或一級主管,對校務之規劃、建設與發展有重大貢獻。
前項專任教授年資,留職停薪部分除有返校義務授課者外應予扣除,惟扣除後前、後年資得連續計算。
在本校服務期間曾因行為違反相關法令,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者,不得被提名為名譽教授。
六、本校名譽教授為終身榮譽職。但有損及校譽且事證明確者,送名譽教授審議委員會及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得撤銷其名譽教授榮銜。
伍、臨時動議(無)
陸、散會(中午12時23分)
113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存查文件目錄
序
|
編號
|
文件名稱
|
1
|
11321A
|
國立臺灣大學113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各單位書面報告
|
2
|
11321B
|
113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務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3
|
11321C
|
94~113學年度校務會議決議案繼續執行情形報告
|